我院成功举办2024年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交流会
为了扎实践行“让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的教育理念,不断推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全面提升,持续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助推学院高质量内涵式发展,7月8-10日,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学院在珠海校区管委会的大力支持下,在珠海校区举办了2024年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交流会。会议以线上与线下结合,报告交流与研讨参观结合的方式进行。学院党政领导和40多位专任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参加了会议。
参会人员合影
本次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交流会以“推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全面提升,加快学院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邀请珠海校区管委会综合党委书记、主任漆小萍,研究生院培养与质量管理处处长刘鹏图,教务部质量处处长、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张雁等3位职能部门领导,以及中山大学教学名师、优秀教学成果奖获得者药学院副院长欧田苗教授,大气科学学院杜宇教授,海洋科学学院副院长苏明教授,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助理黄华兵教授,中山医学院基础医学系、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主任高国全教授,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王诗忠教授等6位专家,分别就本科教学、课程思政和研究生培养作了专题指导和经验分享报告。

会场
会议开幕式由肖仕院长主持。肖院长首先介绍了出席本次会议的职能部门和兄弟学院的专家领导,感谢他们对农生学院教育教学工作的支持。肖院长表示,希望全院教师能够抓住本次宝贵的学习机会,理解学校教育教学相关导向和思路,积极向各位专家领导请教学习,相互交流,有所收获,提升自身教学能力,推进学院整体工作高质量发展。

肖仕院长主持会议开幕式
接着,漆小萍主任作了大会致辞,介绍了珠海校区的建设历程、校区环境和办学特色。漆主任表示,农生学院党政领导组织本次会议充分体现了对学院青年教师成长的关心和支持,对于推动学院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一定大有裨益。刘鹏图处长介绍了国内外新形势和学校新发展对于研究生教育提出的要求,分析了我校研究生教育体系的发展、研究生培养的结构等现状,强调了研究生教育对于学校和学院发展的重要性,和今后应重点补齐的教育短板和发展路径。张雁处长结合自身教学和工作经验,按照“什么是教学”,如何做到“有效教学”,进而成为“一流教学”的逻辑思路,启发青年教师们重视并善于强化教学成果建设。

漆小萍主任致辞

刘鹏图处长作报告

张雁处长作报告
本科教学交流研讨
7月8日下午,会议安排了“本科课堂教学专题报告”和“学院青年教师本科教学体会交流”两部分,分别由副院长辛国荣教授和学校教学督导胡建教授主持。
药学院副院长欧田苗教授作了《从“讲好一堂课”到“上好一堂课”》的课程示范和经验分享,强调要坚持团队建设与课程建设、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内容优化与方法改革相统一。 大气科学学院杜宇教授作了《如何上好一堂课——教学与竞赛经验分享》的交流报告,强调老师要从思想到行动上高度重视教学,打造有设计感的的课堂,注重师生互动和学生反馈等;对于参加教学竞赛,要选择合适的章节,综合考量PPT、教案和教学大纲等要求,张弛有度地展示教学成果。

辛国荣副院长主持经验交流

欧田苗教授作专题报告

杜宇教授作专题报告
随后,学院青年教师苏诗豪副教授和刘婧娜助理教授分别做了教学交流分享。苏诗豪副教授结合自身在中大九年的求学经历和三年教学经历,从校训出发,分享了自己理解的中大人的办学和治学精神。刘婧娜助理教授介绍了自己参加学校教学竞赛和三年教学的的体会,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网络媒体资源,提高课堂的前沿性和趣味性,从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两位老师分享后,欧田苗教授和杜宇教授分别作了点评指导,与会人员进行了简短而高效的互动交流。

胡建教授主持学院青年教师本科教学体会分享

苏诗豪副教授分享体会

刘婧娜助理教授分享体会

专家点评指导、现场互动交流
下午的专题报告和分享结束后,肖院长总结指出:我院青年教师要从学科角度去创新,从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的角度去提升,要站在学科前沿的高度,会学习,会提问,善思考,能对话,推陈出新,改进教学方法,推动课程和教材建设,推动教学能力的提升。

肖仕院长小结
课程思政交流研讨
7月9日上午,会议安排了“课程思政经验分享”和青年教师体会交流”两部分,由程月华书记主持。

程月华书记主持交流分享
在课程思政经验交流部分,海洋科学学院副院长苏明教授作了《中山大学海洋科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和《<海洋地质学>教学创新设计汇报》的专题报告,结合海洋科学学院的教学改革案例,强调课程思政要做好顶层设计与教室交流,使其作为学院中心工作之一,深入一线教师内心,成为“自上而下”推动和“自下而上”落实的自觉行为、成为学院育人文化的一部分。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助理黄华兵教授作了《遥感技术与课程思政融合的探索与实践》的专题报告,围绕“基地测绘精神”,结合《冰冻圈概论》《地图学基础》课程,强调了课程思政一定要结合学科特色,注重与课程内容的自然融合,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苏明副院长作经验交流

黄华兵院长助理作经验交流
随后,我院杨芳教授、张雨副教授作课程思政教学分享。杨芳教授以《“4T-四性”培育综合型人才》为主题,强调课程思政在内容和方式上都应该做到“不离专业讲思政,渗透思政讲专业”,要通过课程思政,培植同学们的“四农情怀”,树立建设现代化农业强国的决心。张雨副教授结合自己所承担的《香学与芳香植物》通识课程,分享了“五育融合”的课程思政实践。接着,王诗忠、欧田苗和黄华兵三位教授依次对两位老师的体会分享做了精准点评和具体指导,参会老师受益匪浅,表示进一步凝练思政元素、提升教学水平,深化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的有机融合,从而真正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人才培养目标。

杨芳教授分享体会

张雨副教授分享体会

专家点评、互动交流
研究生教学交流研讨
7月9日下午,会议安排了研究生培养专题报告和青年导师研究生培养体会分享两个专题,分别由的辛国荣副院长和杨芳教授主持。
中山医学院高国全教授从中山医学院简介、改革动因、改革举措、改革成效和成果创新点五个方面,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医学研究生培养体系的构建与成果培育,以及富有成效的培养方式改革和育人成果。王诗忠教授以《环境土壤学》示范课为切入点,详细介绍了如何打造一门示范课的过程经历,分享了自己在研究生教育教学以及指导研究生科研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
辛国荣副院长主持经验交流

高国全教授作经验交流

王诗忠教授作经验交流
随后,在杨芳教授的主持下,史俊鹏副教授和姜晓谦副教授分别作了研究生培养体会的分享汇报。高国全教授和王诗忠教授肯定了两位老师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的用心思考和培养成效,鼓励老师们因人施教、问题导向、加强沟通,培养学生的方法并没有固定的模式,适合老师和学生的模式就是最好的模式。

史俊鹏副教授体会分享

姜晓谦副教授体会分享
研讨座谈与参观交流
根据会议安排,学院五个教研室在8日和9日晚上分组进行了“如何提升本科课堂教学质量,加快质量工程项目建设”和“如何提升课程思政与研究生培养质量,培育高素质创新人才”两个主题的研讨座谈。
7月10日上午,各教研室分别对研讨情况进行了汇报。各教研室就学院本科课程设置、创新大赛、智慧课程、教师培训、思政融合、研究生培养、院企合作等方面,提出了积极可行的建议与设想,为学院下步出台提升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参考思路和举措。

陈景光副教授代表遗传育种教研室汇报

刘婧娜助理教授代表智慧农业教研室汇报

苏诗豪副教授代表基础生物学教研室汇报

张雨副教授代表合成生物学教研室汇报

汪雷副教授代表植物保护教研室汇报
最后,程月华书记对本次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交流会进行总结。程书记表示,为了精准有效地帮助青年教师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学院精心协调了邀请专家和报告内容,具体对接了青年教师体会分享和参观研讨。希望各位老师能够在会后,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度责任心和使命感,认真梳理会议收获,积极吸取专家的经验和同事的体会,在假期进一步完善教学方案和课件准备,不断提升自身教育教学能力,志做教书育人的“大先生”,共同推动学生自主成长和学院高质量发展。

程月华书记作会议总结
9日下午,与会人员走访参观了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的可视化中心、科普基地,并参观了海洋生物资源库。南方海洋实验室苟祯成处长等专家介绍了实验室的建设目标、管理体制、组织架构、创新团队和标志性成果等。作为校地协同建设的成功典范,南方海洋实验室自2018年11月成立以来,秉承“崇尚首创,力争最优”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政府所有,大学管理”的体制优势,以多学科交叉融合方式,组建了18个创新研究团队,布局了8大公共实验平台,力争在科学前沿、核心关键技术和重大工程实际应用上取得标志性原创成果,构筑世界一流的海洋人才高地。老师们在参观过程中,与引导参观的专家们咨询、探讨了平台设备利用、海洋生物种质资源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合作,进一步拓展了研究视野与合作空间。

此次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交流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学院的教师们提供了学习交流、共同成长的平台,也进一步推动了学院教学质量的提升和科研创新的发展。学院将继续秉承“四个面向”的指导思想,依托学校综合学科布局和科研平台优势,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而不懈努力。
(初稿、摄影:刘兴基 审核:辛国荣 终审:程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