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学子荣获粤港澳大湾区海珠湿地植被生态修复科考大赛决赛特等奖
11月28日,粤港澳大湾区海珠湿地植被生态修复科考大赛决赛暨闭幕式在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园怀士堂圆满举行。200余名来自粤港澳三地知名高校院所的师生、社会各界植物爱好者组成的参赛队伍代表,以及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广东省林业局、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中山大学、广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协会和来自港澳地区的嘉宾代表出席本次活动。我院2019级本科生王奥成、戴智安、王宁、黄丽雯、李金洪,博士生王健(学院学生科技协会负责人)组队参赛,并在354人组成的45支队伍中拔得头筹,荣获本次比赛的特等奖。

我院参赛队进行决赛展示和答辩

我院参赛队受奖现场(图片来源:海珠湿地 微信公众号)

荣誉证书
本次大赛由中山大学、海珠湿地及广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协会联合主办,旨在培养大专院校学生对植被学科的理解,为植物爱好者提供了解、体验植被相关科研工作的平台,并借此机会总结海珠湿地的植被分布格局及其植被群落特征,为海珠湿地申报国际重要湿地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大赛于9月26日正式启动,共吸引了来自广州、深圳、佛山、香港、澳门等地高校、科研院所的师生、社会各界植物爱好者以及志愿者354人,组成了45支队伍参赛。大赛期间,全部参赛队伍共计深入湿地科考调研上千余次,实地考察时长720小时,调查了221个群丛,为海珠湿地提供了大量宝贵数据和资料。经过专家委员会对初赛调查报告的慎重评审,优中选优,评选出了前10支队伍进入决赛进行现场展示和答辩。大赛评委组成员由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陈晓阳教授,中山大学彭少麟、廖文波教授,中科院华南植物园赵平研究员、华南农大吴永彬副教授、澳门特别行政区市政署郭菲力处长、广州市海珠湿地科教中心范存祥主任等权威专家学者组成。

大赛评委组
我院参赛队在青年教师专任辅导员魏蜜老师的指导下,在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区域范围内,按照既定相关要求对海珠湿地的上涌生态科学园的植被分布格局及其植被群落特征等方面进行调查总结,其自主研究课题涉及水体质量、水体浮游植物和主要果树病虫害的调查分析。经过一个月的实地调研,他们总结了该区域自然环境、湿地植被、农业植被和陆地植被的结构与类型,基本摸清了上涌生态科学园病虫害的种类、发生规律及发生原因,并对各项植物病虫害的诱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终形成了一份详实的《海珠湿地植被上涌生态科学园区域调查报告》。

我院参赛队进行样方调查,让科考有凭有据(图片来源:海珠湿地 微信公众号)
我院参赛队在本次大赛中取得佳绩,得益学院直属党支部于2019年组建的学生科技协会,以及青年教师专任辅导员姜晓谦、陈宏鑫老师的日常引导,孙嘉伟、张玉容、张拂石等同学的参与;并感谢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林里、李广宏、刘蔚秋、李水生、李春妹、伍俭儿等老师的相关指导和提供实验材料,感谢中山大学智能工程学院谭晓军副教授团队提供的无人机设备及吴杰章老师的技术支持。参赛同学在相关学科老师指导下所开展的本次科研参赛实践,也是学院大力倡导的融合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工程技术,培养新农科人才的一个例证,必将激励更多的同学学以致用地踊跃参加科研实践活动,服务社会。

参加决赛代表队及评委专家合影
(初审:刘兴基 审核:辛国荣 终审:程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