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学子喜获第五届“深水杯”全国大学生给排水科技创新大赛决赛三等奖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近日,由天津大学和深圳市环境水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第五届“深水杯”全国大学生给排水科技创新大赛总决赛落下帷幕。本次大赛共有来自天津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81所高校的175支代表队进入决赛,我院代表队在定向专题组决赛中荣获两项三等奖。获奖作品“污泥生物炭制备及其施用对土壤磷吸附固持性能的研究”由2021级博士生徐浩成带队,团队成员包括2019级本科生朱雅萌、周焕然,2020级本科生张诗翰;获奖作品“碳基固体酸催化玉米芯高效绿色生产糠醛的研究”由2021级硕士生胡文轩带队,团队成员包括20级本科生郑子静、白顺达、刘婧雅。两支参赛队伍的指导老师均为李晓云助理教授。

      “深水杯”全国大学生给排水科技创新大赛是我国水行业领域最具有影响力赛事之一,对全面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协作精神以及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大赛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相关领域大学生创新技术蓬勃开展,助力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届大赛以 “践行创新,推进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为主题,分为创意大赛和定向专题竞赛两项赛事,决赛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开展,来自81所高校的175支队伍经过两天的激烈比拼决出最终奖项。

       农学院本次提交两项参赛作品参与定向专题的竞赛。参赛作品“污泥生物炭制备及其施用对土壤磷吸附固持性能的研究”通过探究不同生产参数下热解法制备的污泥基生物质,以及施用后对土壤磷素形态、磷的吸附和释放的影响作用,了解污泥基生物炭对土壤磷素的固持性能和分析了相关固持机制,以期为污泥基生物炭在土壤磷素的固持的应用提供重要参考初步。另一项参赛作品“碳基固体酸催化玉米芯高效绿色生产糠醛的研究”以玉米芯为原料,采用水热碳化法制备碳基固体酸催化剂,构建糠醛生产的高效绿色反应体系,解决传统糠醛生产工艺中存在的设备腐蚀、环境污染等问题,同时对农业废弃物的高值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学院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和学校提升学生学习力、思想力和行动力的育人要求,始终注重基础理论与创新应用相结合,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需求、开展交叉研究,促进农学与环境、生态等领域的交叉融合。通过此次比赛,为学生提供了接触污水处理领域知名专家和环境领域竞赛项目的机会,赋予学生更多跨学科学习的机会。此外,也培养了学生在污泥处理新技术以及农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处理领域的浓厚兴趣,提高学生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科学创新思维能力。

 

(初审:李晓云  审核:胡罡  终审:程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