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三下乡”实践团获评全校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优秀团队
9月,我院“卓柚成效”“三下乡”实践团经学校推荐、省级评选及公示,被广东省团省委确定为省级重点团队,授予“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称号。9月14日,中山大学团委公布了2023年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暨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先进典型评选结果,我院“卓柚成效”实践团获评为中山大学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优秀团队。

我院“百千万工程突击队” “‘灵’柚紫金项目”在蜜柚示范基地挂牌

陈毅琳同学做项目汇报
我院“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卓柚成效”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的回信精神,紧扣地方农业发展需要,发挥专业特长,开展了一系列务实创新的实践活动。自项目立项以来,实践团成员多次往返于河源市紫金县田间地头和学院实验室,通过构建龙窝镇土壤肥力地图,搭建示范村实时气象、辐射、土壤水分及果树茎流数据监测采集系统等方式,努力解决当地蜜柚生长关键——“水”、“肥”问题,助力当地节水节能高效种植。
今年6月以来,实践团共采集龙窝镇琴口、洋头、彭坊三个行政村27个的坡顶、坡面和坡底样点,在实验室完成检测和理化分析,初步发现土壤磷过量、镁不足、土壤严重偏酸是导致蜜柚早熟,风味不佳,产量下降等问题的原因;结合检测报告和指导老师建议,构建了全龙窝镇的土壤肥力地图,拟定了红肉蜜柚施肥改良计划,并提供给相关地方政府和种植户作为政策和规划参考。
在广东省生态气象中心、河源气象局的支持下,实践团还在紫金县龙窝镇琴口村示范村搭建了自动气象站以及辐射观测仪,从而获得实时气象、降雨等数据支撑。在无人机技术全景构建和实地调研基础上,实践团在示范村蜜柚园完成了土壤水分监测系统(TDR)和热扩散茎流探针(TDP)的安装,获得土壤水分、果树径流等数据,再结合蜜柚叶片与果实植物留样分析与生理数据采集,为构筑坡地蜜柚全年灌溉-生长-柚果品质模型打下良好基础。
在本次“三下乡”活动中,实践团还发现了当地红肉蜜柚“黄龙病”这一柑橘科的重大病害问题,及时采取了对策。在7月的实地调研过程中,实践团发现龙窝镇部分区域的柚林存在细菌性病害,经学院绿色防控教研室检测确认为“黄龙病”。实践团立即向当地管理部门上报病情,并指导农户采取处置行动,防止病害扩散。同时,实践团还联系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省植保植检处、农科院植保所给予专业指导,并下发了首批防治资料,联系专家开展黄龙病防治讲座。

下发到村的“黄龙病”防治资料
我院院实践团的相关工作,得到了“三下乡”所在地农户和政府的好评。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评价反馈中,当地农户对实践团提出的科学可行的施肥建议,及时发现并解决黄龙病扩散隐患、减少农户经济损失表示感谢,同时期待与中山大学农学院持续开展合作、推动龙窝镇产业升级。地方官媒对我院实践团的相关工作情况进行了报道。

“紫金发布”报道我院突击队实践活动
近期,实践团将继续深入粤北山区的田间地头,力争在三年项目期内,切实通过科技下乡助力紫金县红肉蜜柚产业提升。同学们在实践中不断锤炼科技兴农本领,努力成长为具备“学习力、思想力 、行动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为推进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作者:吴伟民 王志华 初审:陈素玲 审核:胡罡 终审:程月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