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李晓云助理教授在中科院一区期刊发表研究成果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2022年2月1日,我院李晓云助理教授在国际期刊Fuel Processing Technology发表了研究论文“Phosphotungstic acid functionalized biochar for furfural production from corncob”。

        李晓云老师以微晶纤维素和磷钨酸为原料,通过水热处理微晶纤维素和磷钨酸一步合成了磷钨酸功能化生物炭(PA-FCB),应用于玉米芯绿色高效生产糠醛。PA-FCB对玉米芯转化为糠醛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在γ-戊内酯/水溶剂中,468K,120 min条件下糠醛的收率最高可达 96.06%。PA-FCB的Py-FTIR和XPS分析结果表明,PA-FCB含有Brønsted酸位点(羧基)和Lewis酸位点(由C=C键和羟基引起)。由于C=C键和羟基产生的亲电氢键,木糖在Lewis酸位上异构化为木酮糖;在Brønsted酸作用下,将获得的木酮糖脱水成糠醛。此外,李晓云老师还系统地研究了PA-FCB 催化糠醛生产的动力学,这可以对整个催化系统进行合理预测。综上,该项研究提出了一种有效而全面的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生产糠醛的可行策略。

 

Fuel Processing Technology(中科院JCR工程技术大类一区,IF=7.033)是Elsevier旗下的权威国际期刊,该期刊报道将化石和可再生资源转化为清洁燃料、增值化学品、与燃料相关的先进碳材料和副产品的科学和技术方面研究成果。我院助理教授李晓云为该论文第一作者,中山大学农学院为第一单位。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j.fuproc.2022.107178

 

(初审:李晓云  审核:辛国荣  终审:程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