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资讯】大国三农,建设有你——中山大学农学院2021年本科招生宣传
办学历史
中山大学农学院源自1909年创建的广东农业讲习所;1952年,为支持国家农林高等教育发展,并入华南农学院和华中农学院。在43年激情燃烧的恢弘办学岁月里,著名农学家邓植仪、沈鹏飞、丁颖等长期任教并相继担任院长,培养了以“南中国生物防治之父”蒲蛰龙院士、“中国半矮秆水稻之父”黄耀祥院士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人才,被誉为 “中国早期农业高等教育家和科学家的摇篮”!

农学院第四任院长、中国现代稻作科学奠基人丁颖院士
2018年,为了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现代农业科学,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中山大学农学院立足深圳校区整建制复办。
人才培养
学院秉持“像培育良种一样培养学生”的育人理念,借助学校综合学科、国家政策和深圳优势,融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于一体,培养智慧农业、智能(AI)遗传育种、绿色防控、资源高效利用、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等领域新农科卓越人才,打造具有“中大特色、世界一流”的现代农业研究型学院。
专业设置
本 科:农学
硕士点:植物保护(一级学科)、生态学(一级学科)
博士点: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二级学科)、生态学(一级学科)

2020年11月,我院大二本科生在45支参赛队伍中拔得头筹
课程设置
面向未来农业,实施“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五个融合”, 设置多类型模块化课程,着力培养学生农业现代化和助力乡村振兴的创新能力,丰富学生职业规划路径,拓展学生专业发展空间。
1.立正德:通过 “四史”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生命科学史、农业文明、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通识课程系统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党爱国情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道德规范和文明礼仪。
2.厚基础:借助中山大学多学科丰富的教学资源和高层次教学平台,开设数理化、计算机等公共基础课;植物学、微生物学、作物遗传学、土壤学等专业基础课,绿色防控、大数据与互联网、农业机械与智能装备、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等新农科复合课。
3.强特色:面向现代农业发展,开设智慧农业、AI遗传育种、食品健康、光明农业讲坛、“一分田”科研训练等新农科核心课程。
4.宽口径:为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兴趣点,拓展职业发展空间,开设农业环境保护、农业标准化、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基因组学与细胞工程、农产品与健康、创意农业等前沿课程;以及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卫星通讯与定位技术、水文与气候遥感、自动控制技术、无人机控制与仿真等跨学科课程。
职业发展
围绕学校“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人才培养目标,大力培养从事现代农业及相关领域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育与管理的新兴复合型卓越人才,以及美丽乡村规划、农产品深加工、特色产业发展、现代乡村治理等乡村振兴高端人才。

农学院办学点所在的学科组团楼群效果图(2021年底进驻)
国家召唤
为了十四亿中国人民的饭碗,
为了农业现代化和民族复兴,
欢迎报考中山大学农学院!
l 中山大学农学院官网:http://sa.sysu.edu.cn/
l 中山大学农学院电话:020-39332299
l 中山大学农学院官微: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初审:李琳
复审:谭金芳
审定:程月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