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的田野】弘扬雷锋精神,贡献青春力量 ——农学院召开“学雷锋月”活动总结分享会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农学院团总支继2021年寒假开展“读一本好书,做一件好事,宣传一个典范”的活动之后,以团支部为单位,在3月份继续开展“学雷锋月”活动。为了总结“学雷锋月”活动成效,宣传学雷锋优秀事例和积极分子,弘扬雷锋精神,学院于3月30日上午利用“青禾光明思政讲坛”在东校园召开了“学雷锋月”活动总结分享会,研究生团支部和2019级、2020级4个本科生团支部分别做了汇报。学院党政领导、教职员工和本硕博全体学生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团总支书记陈素玲主持。

 

    

2019级博士生王健、2019级本科1班王宁、本科2班张天旭分别代表各团支部汇报

 

 

2020级本科1班朱俊安、本科2班邵鼎尊分别代表各团支部汇报

 

       在“学雷锋月”活动中,同学们在各团支部的组织下,认真进行了学习交流,在加深理解“雷锋精神”本质内涵的同时,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做好事实事活动,并把学雷锋的精神动力落实到学习生活中,真正收到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实效。

 

深入学习交流,领会精神内涵

       研究生团支部以“践行雷锋精神,贡献青春力量”为主题,集体在线观看影片《雷锋央视人物》,重温雷锋“勤俭节约、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通过不同校区、不同年级的同学座谈讨论,大家深刻认识雷锋的“螺丝钉精神”,认为每位同学作为祖国巨轮的一枚螺丝钉,都应该刻苦钻研、发展科学、掌握技能、爱岗敬业,为党旗团旗添光彩,为祖国的兴旺发达尽力尽责。

 

研究生团支部集体观看学雷锋影视片并座谈交流

 

       2019级本科一班以小组为单位,分享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题词、雷锋精神的现实意义、雷锋同志光辉事迹等学习心得。邓文健同学深有感触地表示,不仅要用雷锋精神武装我们的头脑,更要指导我们的实践,为祖国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2019级本科2班团支部组织开展了 “三个一”学习活动,即学习雷锋的一件好事、一句名言和一个当代活雷锋事迹,并提出了做“语言文明、乐于助人、大公无私”新青年的倡议。同学们通过学习吉林农业大学李玉院士等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先进事迹,立志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大家还讨论了王晓兰同学在学习上发扬雷锋“钉子精神”,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学习知识,使自己的成绩更上一层楼。她工整详实的学习计划和学业笔记,已成为班级同学相互传阅的“模板”。

 

王晓兰同学学习笔记展示

 

关注身边小事,强化责任担当

       在学雷锋活动中,“从小事做起,树校园新风”,为需要帮助的人送去“小温暖”,成为同学们的共识。研究生团支部组织大家帮助物业工人清理校园垃圾,净化校园、呵护健康。

 

 

       2019级本科一班团支部除了集体组织摆放校园共享单车、垃圾分类、清扫宿舍楼道等活动,许多同学还自觉地利用课余时间,随地、随手做好事。戚鑫同学帮助公教楼的保洁阿姨及时清理课室垃圾,黄诚意同学帮助清理宿舍走廊的外卖袋子、为宿舍搬运桶装水、整理凌乱摆放的单车。

 

 

 

      2019级本科二班王晓兰、翟悦、伍泳琳、谢安晟同学,在课余时间分别参与了辛亥革命纪念馆志愿讲解活动、慰问孤寡老人,以及为盲童录制有声读物的“声援”活动等。

 

 

       2020级一班团支部则以“小温暖”为切入点,开展“沉浸式”学雷锋活动,鼓励同学们发现并记录身边的好人好事,使雷锋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2020级二班团支部主动联系了甘肃省民勤县植树公益组织,在学院开展了“用衣份爱,种一片林”公益活动,通过号召师生捐献旧衣物,换取树苗绿化沙漠。半个月时间内,共募集了54件学生衣物、106件教师衣物和17双鞋子;以每25件旧衣物换取种植一棵树苗,共为民勤县捐赠树苗5棵,预计可减少地球214kg碳排放。负责募集教师衣物的魏蜜老师表示,这次活动不仅体现农学院师生的爱心,也契合了学院维护生态安全、推进乡村振兴的责任意识。

 

 

 

       正如谭院长在总结时所指出的:学雷锋并不一定要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学院师生应该把学雷锋日常化,随时随地把“小温暖”送给身边需要的人。相信经过“学雷锋月”活动,雷锋精神一定会在学院放扬光大、薪火传承。

 

(初审:刘兴基  审核:谭金芳  终审:程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