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顺利承办“2022年应用型人才培养与质量文化建设高峰会议”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6月25日,我院联合学校研究生院、学会农林学科工作委员会学术咨询组,共同承办了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农林工作委员会联合农业专业学位工作委员会主办的“2022年应用型人才培养与质量文化建设高峰会议”。会议根据疫情防控的要求,采用线下线上结合的方式举行,线下主会场设在我校深圳校区。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教授,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秘书长赵忠升,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农林学科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农业教指委秘书长郭鑫教授,中山大学邰忠智副校长,南京农业大学董维春副校长,河南农业大学林同保副校长,华中农业大学原副校长张献龙教授,安徽科技学院李升和副校长,中山大学研究生院陈曾平院长、农学院程月华书记等出席开幕式。来自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和中山大学等16所高校的领导、管理专家、导师及研究生代表近300人参加了会议。

第一模块:会议开幕式

       会议开幕式由我院院长、学会农林学科工作委员会学术咨询组副组长谭金芳教授主持。

       赵忠升副秘书长、郭鑫主任委员、我校邰忠智副校长、研究生院陈曾平院长和我院程月华书记分别致辞,五位领导在致辞中强调了应用型人才培养与质量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对本次会议在疫情防控和学期末工作紧张的状态下按时召开表示祝贺。我校和我院的领导还分别感谢了全国领导专家们对中山大学长期发展和农学院复办建设的大力支持、无私帮助,欢迎大家在方便时多到中山大学的三校区现场考察指导、交流合作。

谭金芳教授主持大会开幕式

赵忠升副秘书长致辞

郭鑫主任委员致辞

邰忠智副校长致辞

程月华书记致辞

第二模块:特邀报告

       会议特邀报告模块由内蒙古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原院长、农林学科工作委员会学术咨询组副组长丁雪华教授主持。

       张福锁院士、郭鑫教授,南京农业大学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处长、农林学科工作委员会学术咨询组副组长罗英姿教授,中国农大研究生教育督导组组长、农林学科工作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兼学术咨询组组长李健强教授分别做了题为《农业绿色发展与高层次应用人才的培养》《“农业博士”专业学位设置》《农业硕士研究生质量文化建设的思考》《农业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基本要求专项工作进展报告》。

       张福锁院士从绿色发展新时代、人才培养新模式、洱海战役新做法三个方面,全面阐释了农业绿色发展和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理念、新实践。四位专家分别从“战略”“战术”维度对农业专业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意义、需求、培养实践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解读。谭金芳教授做了题为《中山大学农学院学科学位点与人才团队建设进展》的报告,从学院基本情况、学位点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三个方面,以及深圳校区的建设进展向与会代表做了介绍,为学科和学位点建设提供了重要范式。

丁雪华教授主持大会特邀报告模块

张福锁院士做专题报告

第三模块:乡村振兴科技强农+大赛实践育人交流

       李健强教授主持乡村振兴科技强农+大赛实践育人模块,他追述了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增设乡村振兴科技强农+主题赛事的过程。

       中国农业大学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牛精英赛事秘书长曹志军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党委研工部副部长、研究生院管理处处长、科技作品竞赛赛事秘书长史博,大连海洋大学党政办副主任/校友办主任、全国研究生“渔菁英挑战赛”秘书长高雪梅,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曲周实验站站长、科技小院赛事秘书长江荣风教授,安徽科技学院副校长、全国农科研究生志愿服务联盟秘书长李升和分别做了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乡村振兴科技强农+主题赛事五个赛道工作交流的报告。五位专家分别对“牛精英挑战赛”、科技作品竞赛、“渔菁英挑战赛”、科技小院大赛、志愿服务技能大赛的模式架构等基本情况,以及在产教融合、团队合作、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方面进行了介绍,重点体现了以学生成长发展为中心,践行实践育人和以赛推动双创,打造质量文化新品牌。五位专家表示,期盼通过此次会议,能有更多涉农高校的师生参与到赛事中,为更好地激发研究生双创和服务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李健强教授主持乡村振兴科技强农+大赛实践育人模块

曹志军教授介绍牛精英赛事

史博处长介绍科技作品竞赛赛事

高雪梅主任介绍渔菁英挑战赛赛事

江荣风教授介绍科技小院大赛

李升和副校长介绍志愿服务技能大赛筹备情况

第四模块:专家讨论

       南京农业大学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处长、农林学科工作委员会学术咨询组副组长罗英姿教授主持专家讨论模块。

       江荣风教授做了《教育部等三部门“科技小院人才培养实施方案”》报告,介绍了教育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协三部门“科技小院人才培养”项目背景,侧重解读了科技小院培养模式及培养方案的有关内容,强调科技小院作为服务耕读教育、服务大学生乡村振兴的实践基地发挥了重要作用,期盼更多涉农高校积极参与,尽快启动和建立有成效可持续的培训机制,深化综合改革,积极创新模式。

       中国农大研究生院学位办公室李冬梅主任做了《分类评价和学位授予标准》报告,重点介绍了中国农大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的探索与实践,强调专业学位人才培养一定要做到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做到可操作、可执行、可考核。

       在研讨环节,福建农林大学研究生院何东进院长、东北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刘世英院长、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院王忠副院长、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院高云院长、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李燕凌院长、浙江大学农学院周艳红副院长、华中农业大学原副校长张献龙教授、河南农业大学林同保副校长、南京农业大学董维春副校长、深圳市丰农控股公司王兴林总农艺师做了重点发言。与会代表结合实际情况,就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培养和质量文化建设进行了充分讨论。

罗英姿教授主持会议研讨模块

中国农业大学研究院学位办李冬梅主任发言

福建农林大学研究生院何东进院长发言

东北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刘世英院长发言

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院王忠副院长发言

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院高云院长发言

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李燕凌院长发言

浙江大学农学院周艳红副院长发言

华中农业大学原副校长张献龙教授发言

河南农业大学林同保副校长发言

南京农业大学董维春副校长发言

深圳市丰农控股公司王兴林总农艺师发言

第五模块:会议总结

       最后,中国农大研究生教育督导组组长、农林学科工作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兼学术咨询组组长李健强教授做大会总结。

       李教授肯定了本次会议的达成度、适合度、保障度、满意度均达到预期。特别是在有效度方面,李教授强调要全面认识师生学术共同体,完善优化培养体系,遵循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的工作主线,落地落实打造质量文化,更稳更好提高培养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与质量文化建设一直在路上,为国家乡村振兴和农业绿色发展做贡献并提供应用型人才保障,是应用型人才培养和质量文化建设的目标和准星。

       与会代表纷纷表示,要根据国家发展建设需求,进一步提高认识、总结经验、拓展思维、完善提高,不断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与质量文化建设,强有力地推动国家现代化建设和乡村振兴。

中山大学主会场

中山大学主会场参会人员合影

 

(初审:刘兴基  审核:谭金芳  终审:程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