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水浸润泥土,哲思照亮耕耘|我院与哲学系联合举办“耕读研学”劳动教育活动

发布人:王雨欣

       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动劳动教育与专业学习、社会实践深度融合,2025年6月30日至7月4日,我院与哲学系打破学科壁垒,在深圳校区联合开展了一系列别开生面的“耕读研学”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开课仪式师生合影

       活动由我院郑凌伶副院长、胡罡副书记、陈景光院长助理、徐晨阳副教授和彭宇涛老师指导,由哲学系陈琼芝副书记、黎人源老师和张静辅导员带队,60余位师生深入田间地头,在躬耕劳作与思想碰撞中探寻劳动真谛,收获了独特的成长体验。

郑凌伶副院长、陈琼芝副书记在开课仪式上讲话

       哲学系吴重庆教授在开课仪式上为学生带来《社会调研的方法》专题讲座,为后续城乡融合调研活动奠定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引。我院郑凌伶副院长在劳动实践环节以《智慧农业的发展路径与实践探索》为题开展专题讲座,结合自身科研和行业经验,详细介绍智慧农业的发展趋势、关键技术与产业融合现状,引发学生对科技与乡村振兴之间关系的深入思考。

吴重庆教授、郑凌伶副院长作专题讲座

       为期四天的劳动教育课程安排紧凑、内容丰富,突出“知行合一”的育人理念,同学们体验了开垦荒地、城乡调研、播种甜瓜、耕读交流、采摘辣椒等躬耕劳作的艰辛与快乐。农业学子在指导哲学系同学劳动技能的同时,也学习了从哲学高度理解农业活动的社会文化意义;哲学系同学则通过亲身参与农业生产,为其学术思考注入了具身性的感知与源于实践的洞察。

同学们在田间地头劳作

       此次“耕读研学”活动是我院与哲学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五育并举”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它成功地将传统“耕读”智慧与现代大学教育理念相结合,通过跨学科协作,不仅弘扬了劳动精神,提升了实践能力,更在学子心田播下了尊重劳动人民、理解劳动价值、矢志服务社会的种子。我们期待“耕读研学”成为一个可持续的育人品牌,未来将继续探索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的新路径,让青年学子在真实的大地上读懂中国,在智慧的求索中肩负使命,成长为全面发展的栋梁之材。

 

初稿:彭宇涛   初审:陈景光、李秀花   审核:郑凌伶、胡罡   终审:肖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