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洱海绿色防控科技小院”正式揭牌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科技小院同学们的回信精神,以及高校办学“四个面向”的国家导向,由我院与武大绿洲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主导,联手中国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大理州人民政府共建的“洱海绿色防控科技小院”,经过近一年的试运行,2024年7月14日,在位于云南省大理市的古生村正式揭牌。
我院程月华书记、院长助理陈景光副教授、科技小院负责人陈昊副教授、孙宇晴助理教授、彭宇涛博士,与大理州农业农村局杜伟副局长、大理州科学技术局黄际坚副局长、大理州植保植检站马艳副站长,大理市政协常委、中和书院杜武院长等地方领导,武大绿洲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林春鸿董事长、中国农业大学洱海流域农业绿色发展项目专员李健强教授,云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洱海流域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赵正雄教授,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杨林章研究员、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马文奇教授、广东瑞丰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赖文全副总裁等嘉宾一道,出席了科技小院揭牌仪式。
揭牌仪式开始前,有关各方召开了“洱海绿色防控科技小院”试运行阶段工作研讨会。


洱海绿色防控科技小院外貌
科技小院揭牌仪式
揭牌仪式由我院陈昊副教授与和武大绿洲技术人员李进荣共同主持。仪式开始前,陈老师逐一介绍并热烈欢迎出席仪式的领导与嘉宾。

陈昊老师主持揭牌仪式
首先,由程月华书记代表学院致辞。她简要回顾了中山大学以及农学院在抗战迁徙办学的烽火年代和扶贫攻坚的建设时期,与云南人民守望相助的特殊情谊。程书记表示,近两年,学院遵照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的绿色发展要求,发挥学科特长,在地方政府和中国农大的支持下,与武大绿洲生物技术公司联手筹建绿色防控科技小院。学院期望科技小院当地政府支持下,加强与武大绿洲、中国农大、云南农大等兄弟单位的合作,发挥多学科优势,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使小院不仅成为科技创新、研究生培养基地,助力洱海的生态保护;同时成为地方绿色发展的支点,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绿色转型,实现洱海生态环境的持久保护与当地人民的生活不断改善,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与社会主义大家庭团结互助永驻人间。

程月华书记致辞
武大绿洲林春鸿董事长表示,科技小院经过一年的试运行已取得阶段性的成果,正式揭牌后要朝着三个目标共同努力:笫一,产业发展、共同致富;第二,生态保护、持续发展;第三,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他勉励科技小院的师生们成为绿色发展的主力军,实现“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的梦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美好生活的而努力,推动生态文明的发展。

林春鸿董事长致辞
大理州农业农村局杜伟副局长表示,对“洱海绿色防控小院”未来的发展寄予厚望,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密切交流合作,发挥各方专长,共同为洱海的碧水蓝天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让洱海这颗高原明珠更加璀璨夺目。

杜伟副局长致辞
大理州科学技术局黄际坚副局长表示,期待洱海绿色防控科技小院在洱海生态保护联合行动中,继续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通过引进和开发先进技术,加强与周边农户的合作,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使他们更好地应用绿色防控技术,提升农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在保护的同时实现增产增收,推动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共生。

黄际坚副局长致辞
云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洱海流域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赵正雄教授表示,绿色植保在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平衡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期待洱海绿色防控科技小院能够有效利用其独特优势,通过加强与不同领域的合作,在推动农业向绿色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型,以及促进洱海生态系统的恢复上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赵正雄副校长致辞
接着,在参加仪式的专家领导和师生们的见证下,程月华书记、林春鸿董事长、赵正雄校长、李健强教授一起为洱海绿色防控科技小院进行了揭牌。

小院揭牌仪式
随后,林春鸿董事长为科技小院指导专家颁发聘书,大理州农业农村局杜伟副局长、大理州科学技术局黄际坚副局长共同为科技小院首批执行专家颁发聘书、程月华书记为云南大学研究生车怡娇同学颁发科技小院首届学生院长任命书。

颁发科技小院指导专家聘书

颁发科技小院首批执行专家聘书

颁发科技小院首届学生院长任命书
最后,陈昊副教授再次对到场嘉宾致谢,并对活动进行总结,邀请参加仪式的所有人员合影留念。

参加仪式人员合影
科技小院试运行阶段工作研讨会

会场
研讨会由洱海流域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农大资环学院侯勇教授主持。武大绿洲绿色防控工程师李进荣做了科技小院试运行阶段的工作汇报,包括小院的建设过程以及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方面已经开展的工作情况。
2023年7月,绿色防控科技小院的选址、装修完成后,我院与武大绿洲公司就委派研究生与技术人员入住小院,针对环湖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开展了多项研究和试验。科技小院现有15位指导专家、12名学生,年驻扎320天。武大绿洲公司针对当地作物制定了全生长期绿色防控方案,筛选功能菌实现产品转化;组织了马铃薯绿色防控学术报告会和农民新技术培训,接待参观群体53次、约400人。我院陈昊老师团队在当地开展了羊肚菌-蔬菜轮作长期定位监测试验,利用羊肚菌市场价格高、利用土壤养分效率高等特点,探索减少洱海流域面源污染和开发高值农业的经营模式。目前,团队已经成功种植一季羊肚菌和蔬菜,羊肚菌产量达到亩产约750公斤,正在继续探索提高经济和生态效益的路径。我院与武大绿洲公司联合举办了中山大学“头雁”培训班学员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并被“学习强国”报道。

侯勇教授主持研讨会

武大绿洲工程师李进荣工作汇报
随后,参会的专家领导们对小院的试运行阶段的工作表示高度肯定,并为正式运行的工作提出指导建议。
江苏农科院杨林章研究员认为,小院能够发挥特有的专业优势,切实帮助农户克服生产过程中的难题,期待小院师生和技术人员更加深入地与农民接触,加大新技术型产品推广力度,是更多的农民、企业受益。
河北农大资源与环境学院马文奇教授指出,绿色防控小院专注于植物保护领域的研究与实践,与洱海地区其他科技小院有所不同,要加强与各科技小院之间的交流互动,为周边小院提供绿色防控科普宣传和生产所需的植保产品技术服务,共同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中国农大李健强教授表示见证了洱海绿色防控小院的初期建设成效,期待有更多的专业教师、技术人员、研究生进驻,带来更多的技术、产品,开展多层次的技术培训和生产服务,提升高效率、可持续的合作交流。

杨林章研究员发言

马文奇教授发言

李健强教授发言
“洱海绿色防控科技小院”是我院以服务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作物绿色高值模式转型为宗旨,以构建洱海绿色综合防控新体系,推动大理本土主要作物的全程绿色防控实践,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和增加农民的收入等为目标,在洱海之滨建设的第一个科技小院。相信在学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在武大绿洲公司的通力协作和有关各方共同支持下,一定会使绿色防控科技小院为洱海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做出中大人的贡献。

学院在科技小院的展示
(摄影:闫丽、杜雨婷、吉伟 初稿:吉伟 审核:辛国荣 审定发布:程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