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本科毕业生在“广东省本科高校植物生产类专业毕业论文大赛”中荣获佳绩
6月15日,“黔药源杯”粤黔东西部协作暨第六届“广东省本科高校植物生产类专业毕业论文大赛”决赛在贵阳中医药大学成功举办。我院2020级3名本科生经学校推荐和网络初评后进入现场决赛答辩。最终,王梓杰和代湘杰同学获得特等奖,朱俊安同学获得一等奖。

获奖同学王梓杰(右二)、代湘杰(右三)、朱俊安(右一)与学院辛国荣副院长(左三)、教务高梓涛老师(左二)合影
本次毕业论文大赛决赛以“深化粤黔东西部协作、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为主题,既为广东、贵州两省植物生产类专业本科生提供了提高综合素质的锻炼机会,又为参赛学生搭建了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促进了广东与贵州协调发展与深化合作。经广东省本科高校植物生产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初评,两省各高校推荐的25份参赛作品进入现场决赛,共评选出特等奖3名、一等奖6名、二等奖16名。
王梓杰同学的获奖论文题目为《玉米杂交种胚发育的染色质开放性研究》,指导老师为史俊鹏老师。该项目通过玉米胚早期发育的ATAC-seq和RNA-seq“两组数据”,分别从时间序列和亲本等位特异性“两个维度”进行分析,构建了玉米胚早期发育开放染色质转录调控的“三段式”模型,并首次从等位特异开放染色质层面对玉米杂种优势进行解析。本研究对理解玉米发育的复杂调控、并进一步改良其籽粒的产量和品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代湘杰同学的获奖论文题目为《番茄果实铁营养调控关键转录因子SlPYE功能鉴定》,指导老师为谢若瀚老师。该毕业论文以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L.)为研究对象,利用多种分子生物学分析手段,对bHLH家族转录因子SlPYE的功能展开探究,发现其能与SlbHLH053等多种bHLH转录因子发生相互作用,共同调控番茄铁营养的长距离运输过程。

获得特等奖的王梓杰同学(左三)、代湘杰同学(左二)与教指委颁奖嘉宾合影
朱俊安同学的获奖论文题目为《细胞周质蛋白VrpA调控柑橘溃疡病菌的机制研究》,指导老师为周潇峰老师。该毕业论文以柑橘溃疡病的致病菌柑橘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 citri subsp. citri)为主要研究材料,从进化生物学角度出发,通过对致病力丧失的vrpA突变体进行定向进化筛选而得到致病力显著恢复的菌株,并通过对该菌株的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发现其基因组上共计416个分布于26个基因和多段非编码区的SNPs,为进一步研究VrpA蛋白的生化功能及柑橘溃疡病菌的致病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材料。

获得一等奖的朱俊安同学(左三)与教指委颁奖嘉宾合影
今年是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自复办以来参加该毕业论文大赛的第二年,恰逢学校世纪华诞和学院创办百年。3位本科毕业生的获奖既是圆满完成本科学习的华丽转身,也为学院的百年庆典分享了人才优质培养的答卷。
在2020级本科生毕业之际,祝愿同学们逐梦山海立大志,追求卓越立新功,成为练就过硬本领、勇担时代重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希望学院在校同学以优秀师兄师姐为榜样,为成为现代农业交叉学科创新型人才而努力学习、接继奋斗。
(初稿:王梓杰 初审:高梓涛 审核:辛国荣 终审:程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