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禾思政讲坛】本科新生第一课顺利开展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为了引导2023级本科新生加深对党组织的认识,进一步筑牢理想信念,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我院于924日上午在广州校区南校园,召开了2023级新生入党教育宣讲会暨“青禾思政讲坛”2023学年第一讲。本次宣讲会由学院党委书记程月华主讲,学院团委书记、2023级本科生辅导员陈素玲老师和2023级本科新生参加了本次宣讲会。宣讲会后,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专职辅导员黄越泓老师和陈素玲老师带领全体新生,前往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和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开展了红色教育学习实践活动。

党课讲座:走好“赶考之路”

       在党课上,程月华书记以“听从党的召唤  走好“赶考之路””为题,以毛泽东提出著名的“赶考命题”为切入点,解读了“西柏坡精神”的深刻内涵;从中国共产党开启新的百年征程,学校即将迎来百年校庆,学院完成复办后第一个周期的整建制学生培养,同学们转入大学深造学习等四个维度,解读了新时期弘扬“西柏坡精神”,走好“赶考之路”的重要意义;归纳了建国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民交出的“赶考”答卷,展现了我党坚持接受人民监督和不断自我革命的力量之源。最后,程书记结合中山大学的红色办学基因, 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重托,引导同学们加深对党的初心使命和青年学生社会责任的理解和认同,激励同学们积极追随党组织,为早日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新生力量而积极努力。

       程书记的党课引起了同学们的强烈共鸣,大家在认真听取讲座的同时,积极互动讲座中涉及的党建和历史知识,在潜移默化中进一步坚定了追随党组织、早日成为一名合格党员的自觉与信心。

 

 参观农讲所:追寻“来时之路”

       随后,在黄越泓老师和陈素玲老师的带领下,全体新生前往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参观学习。

       黄越泓老师在农讲所纪念馆现场为同学们讲述了农讲所的由来和优秀共产党人在开办农讲所期间的事迹。从明清时代的学堂到农民运动讲习所,黄越泓老师引导同学们思考在这段历史发展进程中,农讲所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农民运动骨干等方面,对中国革命和建设所起到的时代意义,深刻认识农民和农业对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朽贡献。 

       农讲所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由共产党人彭湃等倡议,以国民党名义开办、由共产党领导的。从1924年7月至1926年9月,在广州共举办了六届农讲所,前后培养了754名农民运动干部,并在后来的革命斗争中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为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民主、自由、富强的新中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随着黄老师的讲解,大家重温了这段光辉历史,并对当时年轻的共产党人忧国忧民、热血救国,在整个教学工作中,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引导学员参加社会活动,进行调查研究等优良作风所感动。大家纷纷表示,要以革命先辈为榜样,立足国情农情,服务国家需求,坚持问题导向,为学院新农科建设和国家“三农”发展贡献力量。

 

参观烈士陵园:告慰先烈英灵

       最后,学院师生一行来到广州起义烈士陵园。

      在广州起义纪念碑前,学院师生列队肃立,团委书记陈素玲老师回顾了广州起义的悲壮历史和伟大意义,并指出:广州起义虽然最终失败了,但是广州起义和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一道,成为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伟大开端,在中国革命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从广州起义烈士英勇就义至今,已经93周年了。当今,国家发展当如英雄们所愿。我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仅夺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而且在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中,昂首走到了世界前列。

      在“刑场上的婚礼”纪念广场,陈素玲老师讲述了中山大学的优秀校友陈铁军烈士的英勇事迹。每逢佳节倍思亲,在国庆和中秋双节来临之际,我们前来缅怀广州起义的英烈,是更加有现实意义的。烈士们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和担当意识,也正是我们复建农学院的精神食粮和强大动力。我们一定要努力工作、勤奋学习,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让祖国更富强,让人民更安康,以实际行动告慰英灵!

       学院通过党课理论学习和红色实践教育,进一步增强了新生们对党组织和党史的认识,切实提高党组织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为新生们进一步增强理想信念,强化使命担当,立志成为富有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的新农科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初审:陈素玲  审核:胡罡  终审:程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