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生态农业与环境健康”团队参加系列学术讲座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为了推动学院农业生态与环境健康的科研进展,帮助同学们提高理论知识,扩展学术视野,辛国荣教授在12月份组织“生态农业与环境健康”团队师生,参加了“草地微生物与生态学前沿国际研讨会”、“2021年广东省生态学会学术年会”和“土壤磷素污染控制与修复专题研讨会”等系列线上和线下的学术讲座。

       12月9-10日,辛国荣教授、何春桃副教授、陈昊副教授、黄晓辰助理教授以及学生二十余人参加了线上举办的“草地微生物与生态学前沿国际研讨会”。此次研讨会由兰州大学主办,兰州大学草地微生物研究中心、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和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大会围绕“全球变化背景下生态学研究”的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会议通过Zoom和腾讯会议两种形式开展,总参加人数近千人。

       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Hans Cornelisse教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Katriona Shea教授,美国塔夫茨大学、芬兰科学院外籍院士Elizabeth Crone教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牛书丽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梁尔源研究员,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蒋林教授,清华大学杨云锋教授,分别从“Embracing error, terror and artefacts in ecological experiments”、“干扰、多样性与入侵生态学”、“动物(蜜蜂)生态学”、“生态系统对逐渐变化的全球环境的反应——来自操纵性实验的证据”、“Xylogenesis: toward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n ecological processes of alpine  treelines”、“不同的叶片附生和内生细菌群落的组装机制决定了其在多样性较高的森林中的多样性”、“增温和养分如何调节土壤呼吸和环境微生物群落? - The "hunger games" hypothesis”等方面做了精彩的大会特邀报告。大会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应用、从基础研究到国家需求,围绕全球变化与草地生态学、种群与群落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等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12月25日,2021年广东省生态学会学术年会在广州召开,会议主题为“生态创新助力碳达峰碳中和”,近百名生态学专家、科技工作者、研究生和企业家等代表参加会议。学会监事长、华南农业大学骆世明教授受邀作了“基于控制论的农业低碳发展方略”的报告。我院陈昊副教授在会议上做了“Chemodiversity and degradability of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in grassland soils of Tibetan Plateau”的大会报告,并借报告机会对学院的招生招聘进行了宣传。学会副理事长、我院辛国荣教授及其他嘉宾分别主持了会议各个环节。该团队在广州的师生现场参加了会议,并与与会专家进行了积极的互动;由于受疫情影响,深圳校区同学无法现场参会,改为在团队群里进行学习交流。

       12月26日,北京市农田污染控制与修复重点实验室在线上举办了“土壤磷素污染控制与修复专题研讨会”。我院陈昊副教授应邀做了题为“干湿交替对内蒙古草原土壤磷物理化学和生物学过程的差异化影响—基于33P同位素标记研究”的学术报告,并同样利用报告机会进行了学院招生招聘宣传。参与报告的还有华中农业大学熊娟博士和中国农业大学的张帅博士,他们分别做了“土壤中磷微界面过程的化学形态模型模拟”和“施用铵态氮肥对设施土壤无机磷形态和移动性影响”的报告。本次研讨会参加人数超过90人,在陈昊老师的宣传和组织下,该团队师生积极参加了本次专题研讨会。

       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精彩系列学术讲座增加了团队师生与全国各地优秀科研工作者交流的机会,活跃了团队的学术氛围,使师生感到受益匪浅。同时通过学术交流平台,也积极地向同行宣传我院的教学科研情况,助力了学院招宣工作。

(初审:陈昊  审核:辛国荣  终审:程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