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跨越时空、震撼心灵的“对话”
2月17日,新春伊始,“2022年度行业电视荣誉盛典”在广东省佛山市举办。这台节目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指导,中国视协行业电视委员会、中国教育电视台共同主办。录制前,中国教育电视台商请我院选派一名大一同学参与节目录制。经协调,我院2022级本科生唐浚博同学参加了节目录制。以下是唐俊博同学录制节目的经历与体会分享。
2月17日晚,本学期开学前夕,我有幸代表新农科学子参加了一场与“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时空对话”,受益匪浅,终生难忘。

节目中,我和广东省农业科学学院研究所刘所长、农业电视中心张玮记者三人同台,“隔空”向袁隆平爷爷汇报工作、学习,表达由衷的敬意和深切的缅怀。我作为中大农学院大一学生,有机会参加这样高规格的活动,深感荣幸,也深受教育。虽是跨越时空,却如同身临其境,情真意切。
面对荧屏上的袁隆平爷爷,我庄重地表达心愿:“请您接受我们无尽的感谢!我们一直在新时代阳光的照耀下前行,在农学领域,理论和实践融合共进。现在,我们还在探索学习,但我想终有一天,能在这片丰收的田野里,听到您留给我们的答案。”
张所长转达了他们新培育的谷子每亩增产50公斤的喜讯,张玮记者述说了“三农”节目制作都是围绕着勤俭节约、播种幸福,我们中国人的饭碗才能端得更牢的主题。
袁隆平爷爷是我国杰出的农业科学家、“共和国勋章”的获得者,高山仰止,是我们心中的偶像。袁爷爷希望杂交水稻覆盖全球,实现这个愿景需要我们后人不断钻研、赓续奋斗,这也是我为之努力和奋斗的方向。袁爷爷不仅在学术方面贡献巨大,更是一位品德高尚的人。他的杰出贡献、崇高品德以及家国情怀,深深教育着我们。这场对话,震撼着我的心灵。

一次难得的实践历练 ——
学院给了我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提供了身临其境的“实战化”学习舞台。缺少舞台经验的我,在台下与导演交流、在台上走位彩排、修改和背诵台词,不断克服着自身的不足,从刚开始的局促不安到从容自信。节目录制过程中,我时刻感受到袁爷爷对培育良种事业的执着追求,以及参演人员和工作人员对节目录制的精益求精,激励我突破了自己的“舒适区”,不仅挑战了从没想过的舞台,也更加激发了我的学习热情和自信。

做一名奋发有为的大学生——
当前,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 “三农”快速优质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也为新农科的教育发展和科研创新提出了新的使命和方向。袁爷爷就像一粒改变世界的种子,一梦数十载,汗水浸透无数个日夜。这种为国为民的情怀、攻坚克难的品质激励着我追寻他的足迹,不屈不挠地勇攀科学高峰。今后,我会更加珍惜学校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院浓郁的求知氛围,勤奋学习;深入乡村田野,调研实践,努力成为推动祖国美丽乡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文稿:唐浚博 初审:刘兴基 复审:胡罡 审定发布:程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