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劳动教育,锻造时代新人 ——农学院举办“一分田”劳动教育交流会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11月23日,农学院在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举办劳动教育的“脸谱课之一 “一分田”劳动教育交流会,引导同学们用脑用心,推动劳动教育走深走实。农学院党总支程月华书记、胡罡副书记,青年教师班主任刘婧娜老师以及2019级、2020级本科生参加了交流会。胡罡副书记主持了交流会。

政策解读,厚植新时代的劳动理念

       程月华书记首先做了“以劳动教育锻造时代新人”的专题讲座。程书记紧扣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从“劳动创造了人类”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理论高度,结合古代先贤的论点、三代国家领导人尊重平凡劳动筑就辉煌人生的事例,阐述了劳动的多重功能和伟大意义:从身体力行的劳动中获取经验与知识,正是人类文明起源和发展的主要方式;劳动在实现自我完善、培养个人对家庭以至社会的责任和担当、追求共产主义的最高境界中都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因此,同学们应该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理念,弘扬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

       同时,针对社会上少数人拜金主义、贪图享乐、不劳而获、奢靡浪费的陋习,部分同学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程书记强调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目标,指出其思想性、社会性、实践性,引导学生们身心参与、动手实践,运用所学新知识、新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创新创造,在享受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增强获得感、成就感、荣誉感,实现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目的。结合展示同学们参与河南省平舆县砂姜黑土综合治理、抗战办学旧址红色寻访、迎新志愿等鲜活事例,程书记充分肯定了同学们参与劳动教育的热情和成效,鼓励大家总结交流、再接再厉,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程月华书记做辅导讲座

专业引导,提升“一分田”的实践成效

       刘婧娜老师结合同学们在毗邻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的利亚湾智慧农创园劳动教育基地,推进“一分田”专业认知的实践,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地讲解了岭南地区种植制度等专业知识。

       刘老师结合同学们喜闻乐见的网络虚拟“快乐农场”,讲述了种植计划的撰写规范和广东省的气候与土壤特点,引导提醒各位“农场主”灵活运用《实验设计与统计分析》专业知识,科学合理地规划种植的株行距、轮作套作等种植方式,利用作物成长期需水量、需肥量曲线,合理安排浇水、施肥时间,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促进作物茁壮成长,当好“农场主人”。

       刘老师不仅回应了同学们在“一分田”中“种什么”、“怎么种”等迫切问题,而且赞赏大家用心动脑、理论联系实际地种植“一分田”的的初步成效,希望大家继续努力,用心学习,勤于实践,用勤劳而聪慧的劳动换取丰收的果实,享受丰收的喜悦。

刘婧娜老师生动的技术指导

交流分享,增进“一分田”的过程享受

       2020级本科生代表刘点康、宋靖宇同学向大家分享了 “一分田”劳动实践的进展、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思路、近期的计划,以及心路体会。

       刘点康同学对他种植的圣女果、玉米“出苗难、出苗不齐”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土质不良、水分不足、翻耕不充分、被踩踏受损等可能原因,提出补播追苗或利用备用地块种植的解决措施。他提醒同学们设置合理的标识物,防止播种后的地块被踩踏,提高出芽率。点康同学感叹“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几个星期亲自体验作物的种植与培育,对自己的“一分田”有了难舍的责任和牵挂,也更加懂得一粥一饭的来之不易,更加爱惜粮食、尊重劳动

刘点康同学分享心得

       宋靖宇同学通过展示她所种植玉米、油菜等照片,分享了她在“一分田”实践中的劳动过程与初期成果。针对种植过程中出现出苗率低、土地积水等问题,靖宇同学查阅古代农耕经典《齐民要术》、百度识图,汲取古代农耕智慧,结合现代专业知识,提出了应对解决方法,让同学们受益匪浅。靖宇同学引用袁隆平院士的教诲:“书本和电脑很重要,但是书本和电脑种不出水稻”,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倡议同学们通过实际劳动,对知识躬身修行、用身体“丈量”世界。

宋靖宇同学分享心得

成效初显,加强引导与总结提高

        最后,胡罡副书记做了交流会小结。他为同学们在“一分田”的实践收获和身心成长而欣慰,希望同学们继续潜心学习、勤于实践、加强交流,身体力行农学特色鲜明的“劳动育人”教育,推动同学们后续的专业学习、科研实践,丰富人生阅历,筑牢正确的劳动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在祖国的大地上书写出让党和向人民满意的论文。

胡罡副书记小结

       本次的劳动教育交流分享会,不仅帮助同学们进一步强化了正确的劳动观,提升了劳动技能,而且将促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在“一分田”课程中躬身实践,培育心智健全的人格之树,争做时代奋斗新人,让“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蔚然成风。

【链接阅读】

       农学院2019年复办之初,就以学校和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创新设立了本科生“一分田”教学实践、科研训练与劳动教育计划。在学校领导和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学院于今年9月中旬正式启用“一分田”教学实践区。

       “一分田”启用后,不管是烈日当午,还是沥沥小雨,总能看到同学们在“一分田”辛勤劳作的身影。同学们在田里不仅培育、观测自己种植的作物,也相互切磋,交流经验。有时不熟悉田间劳作的同学偶尔会擦破划伤,同学们便会互助帮忙,在劳动的同时加深了同学的友谊。“一分田”的专业认知与劳动教育得到了数学学院(珠海)、智能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等兄弟学院,以及中大深圳校友会的关注,并表示了合作开展劳动教育的意向。

 

(初审:刘兴基  审核:胡罡  终审:程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