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实践】2022级本科生首期研学实践暨智慧农业团队专业导学顺利开展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为了帮助同学们深入了解现代农业的生产模式和技术手段,了解智慧农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沿趋势,提升专业综合素质,3月19日,学院组织2022级本科生前往佛山三水科技小院开展首期专业实践活动暨智慧农业团队专业导学。本次活动由院长助理陈景光,智慧农业团队徐晨阳、蔡高潮、周望,博士后彭宇涛,以及团委书记陈素玲等老师带队,2022级本科生共51名同学参加了活动。

       佛山三水科技小院-康喜莱现代农业产业园作为中国现代农业的典范之一,集智能温室、水培蔬菜、无人机喷洒肥料和农药等为一体,拥有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设备。学院师生在企业技术人员和学院彭宇涛老师的带领下,深入了解了这个现代化农业生产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历程。

师生与产业园团队在佛山三水科技小院合影

彭宇涛老师主持师生交流会

       康喜莱产业园董事长吴潮江介绍了康喜莱现代农业产业园在推动乡村振兴中的经验和成果,并指出现代农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发展现代农业可以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

       三水科技小院导师张白鸽以“三水蔬菜科技小院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向师生介绍了三水科技小院的发展和成果,在推动现代农业和乡村振兴方面的贡献,以及智慧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未来发展方向。

       陈景光副教授介绍了农学院的发展历程,并指出现代农业需要专业人才的支撑,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中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掌握现代农业的基础理论和技术,为未来的农业发展做出贡献。

师生交流

       师生交流环节结束后,三水科技小院研究团队带领学院师生在三水科技小院产业园进行实地学习。首先参观蔬菜种植大棚。在这里,研究生郝勇州学长给同学们详细介绍了有关蔬菜种植的专业知识,同学们看到规模庞大、管理有序的蔬菜大棚,长势茁壮的青菜、西红柿以及三水科技小院特色黑皮冬瓜,积极踊跃向老师及同行的研究生学长学姐提问,了解了蔬菜大棚的工作原理,以及大棚的种植的优势。

 

省农科院李静老师介绍番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走出蔬菜大棚,同学们都被一阵浓郁的果香所吸引,来到草莓种植大棚。一颗颗火红饱满的草莓挂在绿色的草莓植株上,同学们不禁俯下身来仔细端详。经老师们介绍,三水科技小院的草莓大棚采用科学的害虫防治手段,农药的使用量已经大大降低,可基本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公害绿色草莓。

      接着,彭宇涛老师带领同学到三水科技小院的试验田。郝师兄和彭宇涛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有关低碳排放植物的专业知识,如筛选低碳植物、生物碳入地及固定的双途径,同时也强调了农学专业学生在实验田里开展实验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积极呼吁同学们将课本上学到的知识用之于实践,培养良好的实践能力。同学们听完介绍后积极提问,收获颇丰。

彭宇涛老师及研究生郝勇舟介绍试验田

       为进一步加强师生交流,同学们开始了野炊活动。同学们分成若干小组,各自分工进行食材的烹饪,野炊活动期间同学们积极与老师交流,以自助做饭的形式培养同学们之间的友谊,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老师与同学们开展野炊活动

       在专业导学环节,徐晨阳和蔡高潮老师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智慧农业的概念、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解析了智慧农业技术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他们指出,智慧农业的发展需要有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和人才培养三方面的助力,希望同学们能够抓住机遇,深入学习相关知识。同学们积极与老师们交流了关于智慧农业领域的研究和应用相关问题,希望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智慧农业团队老师与同学开展专业导学活动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此次专业实践活动,不仅有效地将书本理论与野外实践结合,深化了同学们对现代农业的生产模式和技术手段、产学研如何结合等方面的了解,提升了野外实践技能与专业素养,更加增强了同学们对新农科的专业信心。同时,活动还为同学们提供了与企业和专家学者互动交流的机会,拓宽了视野;培养了同学们团结协作意识,增进了同窗情谊。难忘的实践经历,也将成为同学们学习的动力和珍贵的回忆。

 

(初审:彭宇涛  审核:胡罡  终审:程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