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学子在第五届“广东省本科高校植物生产类专业毕业论文大赛”中荣获佳绩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6月3日,由广东省本科高校植物生产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肇庆学院承办的第五届“广东省本科高校植物生产类专业毕业论文大赛”决赛成功举办。我院共4位学子经学校推荐和网络初评后进入现场决赛,最终,戴智安和伍泳琳同学获得特等奖,王宁和王晓兰同学获得一等奖

教职委委员、带队教师辛国荣副院长与参赛同学合影

       “广东省本科高校植物生产类专业毕业论文大赛”决赛自2019年首次在华南农业大学顺利举办以来,已经为众多来自广东高校的本科学子们提供了同教学人员学习与交流的珍贵机会,本次大赛共收到来自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广州海洋大学等13所广东高校共83份本科参赛论文,经省教指委专家初评,各高校推荐的27份参赛作品进入现场决赛,共评选出特等奖3名、一等奖9名、二等奖15名。

获特等奖同学合影(右一为戴智安同学、右二为伍泳琳同学)

获一等奖同学合影(左二为王晓兰同学、左三为王宁同学)

参赛学子介绍

      戴智安同学的获奖论文题目为《响应秋茄树耐盐的关键物种鉴定及促进盐胁迫下水稻生长的作用机制研究》,指导老师为魏蜜助理教授。该毕业论文以红树林生态系统中秋茄树(Kandelia obovata)的胎生苗为主要研究材料,收集不同盐度处理下胚轴的内生细菌并开展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鉴定并筛选获得响应盐度变化的关键物种Delftia tsuruhatensis,并命名为菌株DYX29。

       伍泳琳同学的获奖论文题目为《柑橘溃疡病菌CQ13的全基因组测序分析》,指导老师为周潇峰副教授。该毕业论文以生物信息学为主要手段,结合二、三代测序技术,首次解析了分离自中国四川富顺的柑橘溃疡病菌(Xanthomonas citri subsp. citri)CQ13菌株的全基因组序列,并实现了对其基因组的组分预测、功能注释、蛋白质结构预测等,同时从比较基因组学层面探索该菌株作为替代模式菌株的可行性。

       王宁同学的获奖论文题目为《镁改性生物炭和铁氧化物对磷在饱和介质中迁移的影响》,指导老师为姜晓谦副教授。该毕业论文以生物炭、铁氧化物与磷酸盐为研究对象,通过吸附解吸实验、SEM/EDS、XRD、FTIR、XPS和BET等表征技术及石英砂柱系统探究了镁改性生物炭吸附磷的机制及其与铁氧化物的相互作用对磷迁移的影响。

       王晓兰同学的获奖论文题目为《基于Tn-seq技术对柑橘溃疡病细菌必需基因的鉴定》,指导老师为周潇峰副教授。该毕业论文以柑橘溃疡病菌(xanthomonas citri pv. citri)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建立高饱和转座子插入突变体库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鉴定柑橘溃疡病菌的必需基因,并进一步讨论必需基因组的功能和保守性分析。

        国家的未来在于创新,创新的希望离不开青年。农学院自复办以来,高度重视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坚持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的指示精神,全方位多方面深化育人途径,引导学生立足三农发展与乡村振兴领域开展科学研究,鼓励青年学子努力成长为强农兴农的骨干力量。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勇担当。”恰逢我院首届本科生毕业之际,希望同学们能继续以饱满的热情踏上新的征程,脚踏实地、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在新的领域实现新突破、续写新辉煌。

 

(初审:刘兴基  审核:胡罡  终审:程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