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禾思政讲坛-家园有约】农业资源利用团队专业导学活动顺利开展
10月27日下午,学院在广州校区南校园开展“农业资源利用”专业导学活动,这是学院本学期面向2023级本科生“青禾思政讲坛-家园有约”学业发展系列专题的第五期活动。本次导学活动采用座谈交流的方式进行,农业资源利用团队刘婧娜、姜晓谦、柳淑蓉、谢若瀚、孙宇晴五位老师,以及2023级全体本科生参加活动。
刘婧娜老师首先介绍了团队成员和研究方向,包括土壤与植物全元素循环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

刘婧娜老师介绍农业资源利用团队

接着,姜晓谦老师详细地讲解了土壤氮素转化的机理与化肥农药双减的智能缓控解药肥研发,并展示了指导学生及相关的学生成就。

随后,柳淑蓉老师为学生们介绍了有关的硝化反硝化纯菌分离及生理生化和植物根际微生物与氮素利用的作用机理,以及课题组与学生培养情况。

接下来,刘婧娜老师介绍了袁超磊老师其课题组成员与指导学生的经验,以及谢若瀚老师研究的番茄营养高效利用遗传机制。
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介绍中,刘婧娜老师也详细地介绍了各个方向的研究,包括双碳目标下的可再生资源利用、沼渣资源化与产业化工艺研发、农业微生物菌肥研究、农业废弃物热解资源化,以及各研究方向的科研成果、团队结构、学生科研项目与获奖奖项、人才培养等情况。


孙宇晴老师介绍农业废弃物热资源化研究
特别地,老师们还介绍了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中,学院师生的具体情况,并鼓励同学们参与这次难得的实践活动。


在提问互动环节,同学们根据团队的研究方向,在研究实践、工作具体内容等方面跟老师们进行了交流。老师们认真细致地解答了同学们的问题,并鼓励同学们努力学好理论基础知识,多思考,勤实践,为现代农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家园有约”导学活动是农学院青禾思政讲坛的重点系列内容之一,主要面向大一同学开展,旨在搭建一个专业老师与同学们沟通交流的平台,帮助同学们更加深入了解新农科的内涵,以及农学专业的主要研究手段、发展方向,应用领域等,拓宽同学们对本专业的思路与眼界,为未来的学业发展和职业规划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次系列导学活动,让同学们对农学专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期待同学们在未来的精彩表现。
(初稿:唐诗雯 初审:陈素玲 审核:胡罡 终审:程月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