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禾思政讲坛-家园有约】智慧农业教研室和智能育种教研室专业导学活动顺利开展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10月17日上午,学院在广州校区南校园开展“智慧农业教研室和智能育种教研室”专业导学活动这是学院本学期面向2023级本科生“家园有约”学业发展系列专题的第三期活动。本次导学活动采用座谈交流的方式进行,智慧农业团队周望老师、蔡高潮老师、徐晨阳老师,AI育种团队杨芳老师、史俊鹏老师,以及2023级全体本科生参加活动。

       周老师首先做了智慧农业团队的介绍,包括研究目标、研究特色、研究工具与技术、研究尺度、研究内容与实验条件,比如数字农业试验基地、主要仪器设备、物联网系统与硬件建设、算力建设等。团队研究内容多样化,含作物长势动态监测、无人机遥感、卫星遥感、作物生长环境监测、农田管理智能决策、农业遥感、生态系统模拟,这些都极大地吸引了同学们的兴趣。

周望老师介绍智慧农业团队

      在互动环节中,周老师和蔡老师热情地解答了同学们的问题,给了许多具有实际意义的建议,并鼓励同学们努力学好理论基础知识,多思考,勤实践,为现代农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

 智慧农业团队的老师们与学生互动交流

       随后,AI育种团队的杨芳老师为同学们介绍智能育种教研室的基本情况,重点就研究领域与研究内容、本科生与研究生培养情况两部分进行了讲解。杨老师从作物育种研究的重要性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需要出发,让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了该团队工作的重要性。围绕作物遗传学、作物育种学的知识,杨老师展开说明了作物育种技术瓶颈和未来方向,我国农业的现状、短板,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对人才的需求。

杨芳老师介绍AI育种团队

       在互动环节中,杨老师和史老师深入地解答了同学们的疑惑。导学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积极地与两位老师进行交流讨论。

师生讨论交流

       “家园有约”导学活动是农学院青禾思政讲坛的重点系列内容之一,主要面向大一同学开展,旨在搭建一个专业老师与同学们沟通交流的平台,帮助同学们更加深入了解新农科的内涵,以及农学专业的主要研究手段、发展方向,应用领域等,拓宽同学们对本专业的思路与眼界,为未来的学业发展和职业规划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次系列导学活动,让同学们对农学专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期待同学们在未来的精彩表现。

(初稿:唐诗雯  初审:陈素玲  审核:胡罡  终审:程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