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理工大学曾超华教授做客中山大学光明新农科-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学术交流会
7月11日上午,中山大学农学院光明新农科-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学术交流会在深圳校区开讲。应邀到访的香港理工大学建筑与环境工程系教授、环境技术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包玉刚客座教授,英国皇家化学协会会士曾超华教授,和我院院长谭金芳教授,以及部分师生共20余人参加了交流会。会议由孙宇晴助理教授主持。
会议伊始,孙宇晴助理教授介绍了曾超华教授的工作经历,以及其课题组在生物炭可持续农业领域的系列成果。曾超华教授主要研究生物质热解与生物炭功能化利用、重金属迁移转化机理和环境毒理、焚烧灰渣无害化利用、低碳高效生物精炼、二氧化碳封存与利用等;于2020-2022连续三年获评“全球高被引学者”,实时h-index指数为111。普教授承担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Critical Reviews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等高水平学术期刊副主编职务至今,被授予Publons全球顶级编辑;在Nature Reviews Earth & Environment,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担任亚太生物炭大会等4个国际会议主席及6个国际会议共同主席,获得国际生物过程协会青年科学家奖、第45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等国际性奖项。

孙宇晴助理教授介绍曾超华教授
曾超华教授以“生物炭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为题,首先概述了生物炭在可持续农业上的优势,然后分别从生物炭对食品安全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生物炭中的可溶性有机质、对土壤磷和氮的影响,生物炭上的自由基对环境的影响,生物炭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和降解、对重金属的固定和迁移的影响,以及生物炭对土壤健康等方面做了详细的阐述。曾教授强调,目前关于生物炭对农田效应的研究,已经在实验室尺度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但是缺乏在田间尺度下的研究;将生物炭推向田间应用,仍然具有很大的挑战,这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曾超华教授讲座
曾超华教授精彩的报告引发了师生们热烈的讨论和提问,大家生结合自己在研究生物炭时遇到的问题和想法,与曾教授进行了详细的探讨。最后,谭金芳院长对曾超华教授的讲座做了总结,并诚挚地邀请曾教授和学院研究生物炭的师生们进行深入合作,一起推动大湾区生物炭在可持续农业中的发展和应用。

与会师生和曾超华教授进行探讨

谭金芳院长总结会议
本次学术交流会取得了很大的反响,参会师生都受益匪浅。生物炭对可持续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如何将生物炭推向农田的生产和实际应用,是一个紧迫而困难的问题,需要相关行业的研究人员通力合作。相信通过中山大学农学院与香港理工大学建筑与环境工程系的合作,将进一步推动生物炭在可持续农业上的应用。
(初审:孙宇晴 审核:辛国荣 终审:程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