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大王岭教授作客我院“逸仙农业讲坛”
4月25日上午,东北师范大学植被生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草学学科负责人,教育部“草学教指委”委员、中国草学会理事、中国草学会草地管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岭教授,应邀作客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逸仙农业讲坛”,作了题为“草地放牧生态与管理”的精彩报告,并与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辛国荣副院长主持讲座,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和生态学院部分老师及同学30余人参加了本次讲座。

王岭教授多年来一直坚持草地放牧家畜管理与可持续利用,开展草地放牧生态学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草地多功能提升的多样化家畜放牧概念和理论;研究成果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Journal of Ecology、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Journal of Animal Ecology和Functional Ecology等国际重要期刊发表;获评“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吉林省“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教育部特聘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等荣誉或岗位。

王岭教授作报告
王岭教授在报告中指出,认识草原放牧的重要性,实施适应性放牧管理,是实现草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所在。王教授团队发现,长期过度放牧会使植物多样性对草地生态系统功能的作用消失,长期围封禁牧会破坏土壤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的调控作用;而多样化家畜适度放牧能够通过提高草地资源异质性、增加草地的随机性干扰过程以及物种扩散过程,维持和提高草地生物多样性,进而提高草地生态系统的多功能性。
此外,针对我国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存在的“草畜”矛盾、“生态-生产”矛盾,王教授创新性地提出了“以草调畜,以畜促草”、“草畜互惠”的新理念。她指出,要基于草地植被特征,调控放牧家畜种类组成及种群结构,从而优化草地放牧生态系统,实现草地生态效益与家畜生产效益的协同提升。

与会人员合影
王岭教授的精彩报告获得了在场师生的高度评价,并引发了热烈讨论。王教授与现场师生围绕当前草畜业生产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以及科研生涯的心得体会进行了深入交流。最后,辛国荣副院长作了总结发言,并对王岭教授的来访表示感谢。
我院一直以来十分重视与国内外高校研究所之间的学习交流,“逸仙农业讲坛”与“光明农业讲坛”作为学院着力建设的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将继续在激发学生专业兴趣,拓展师生科学视野,培育交叉型、创新型人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初稿:李孟豪 初审:何春桃 审核:辛国荣 审定发布:程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