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办实事】农学院与凤庆县红塘村开展支部共建与技术帮扶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红塘村是我校长期定点帮扶的云南省凤庆县的一个行政村,总人口2548人,主要种植茶叶、核桃以及林下经济作物魔芋、黄精等。2013 年学校开展长期定点帮扶后。驻村干部协助该村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尝试花卉种植。近一年来,该村通过种植经济作物金丝皇菊和云红花显著改善了当地村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今年11月,该村驻村第一书记张良友书记就红塘村金丝皇菊和云红花7号种植遇到的诸多难点问题,与农学院党总支程月华书记联系,希望农学院的专业老师能够指导解决。

     在程书记的协调支持下,由教职工第二党支部书记姜晓谦老师牵头,支部谭金芳院长、刘婧娜老师等多位同志齐心协力,针对红塘村种植中存在的选种、播种、育苗、田间管理(间苗定苗、科学施肥、封顶促花)、病虫害防治等问题做了专业调研和分析,并对红塘村寄来的土壤样品进行了分析测试。

       11月29日下午,农学院教职工第二党支部与红塘村支部召开线上研讨会,希望通过党建引领、技术帮扶,协助红塘村解决金丝皇菊,云红花7号和有机生态茶种植上的难题。红塘村支部驻村第一书记张良友、红塘村党总支书记兼村民委员会主任郭洪生、党总支副书记曾培元,村民委员会副主任张国宇,农学院教职工第二党支部姜晓谦书记、谭金芳院长等全体党员以及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胡罡参加了会议。

       会上,农学院老师们详细咨询了红塘村金丝皇菊和云红花种植区域的海拔、气候、土壤性质、前茬作物种植情况,在种植过程中施肥、病虫害防治、及采收时间和方式等具体细节,并针对红塘村支部提出的问题针对性解答。最后,谭金芳院长从施肥、炭疽病防治以及蚜虫防治等方面,提出了从田间卫生管理、有机-绿色防控体系、创造生物多样性和施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生物农药的系统解决方案。

       会后,农学院教职工第二党支部就红塘村金丝皇菊和云红花种植中一些存疑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和论证,提供了专业的指导报告,并将持续关注红塘村引入经济作物的种植问题,通过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助力红塘村乡村振兴。

 

(初审:魏蜜  审核:谭金芳  审定发布:程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