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季】选择中山大学农学院六大理由,等你来!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中山大学农学院始建于1924年,是孙中山先生创办中山大学的前身——国立广东大学时的三大支柱学科之一;1952年被教育部调出援建华南农学院、华中农学院等高校(植物保护等专业保留在中山大学生物系续办至2019年);2018年在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整建制复办。

农学院在深圳校区的办学楼

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

      中山大学农科起源于1909年创建的广东农业讲习所,已有百余年办学史。土壤科学奠基人邓植仪、著名林学家沈鹏飞、现代稻作科学奠基人丁颖等相继担任院长并长期任教,培养了以“南中国生物防治之父”蒲蛰龙院士、“中国半矮秆水稻之父”黄耀祥院士等大批优秀人才,被国际学界誉为“中国早期农业高等教育家和科学家的摇篮”。

农学院早期办学旧址

二、本科教育:强基础,促交叉

      依托学校文理医工农艺齐备的综合性、研究型学科背景,构建以现代生物技术为主体,融合信息技术和工程技术的新农科。

专业核心课:

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物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细胞生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病理学、作物遗传学、作物育种学、智慧农业、土壤学、植物营养与肥料学、农业生态学等

特色选修课:

基因组学与细胞工程、生物信息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农业气象学、创意农业、城乡规划与乡村振兴、农产品市场营销学、农产品质量与健康、无人机控制与仿真、生物防治原理与方法、卫星通信与定位技术等

本科生在多领域专业大赛中获奖

三、研究生教育:四个面向,中大特色

       根据国家对科研工作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人民生命健康的要求,依托中山大学齐备的学科支撑和办学地方发展需求,着力培养智慧农业、AI遗传育种、有害生物绿色防控、农业资源利用、生态农业与环境健康、食品安全与人类健康等方向现代农业高端人才。(团队建设详见https://sa.sysu.edu.cn/kxyj/2)

四、地域优势:“双区”驱动,科学之城

       农学院所在的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地处深圳市光明区。深圳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增长极,光明区正在全力打造高质量高颜值的国家第四个科学城,在促进区域合作、实现粤港澳科技资源联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基础研究和产学研深度融合,吸纳高端人才协同创新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光明科学城启动区项目

五、师资队伍:国际视野,综合交叉

       农学院赓续“汇世界精英,育天下英才”的理念,围绕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的使命,延揽了一批农学、生物、生态、遥感、食品等多学科背景的优秀中青年人才,其中70%以上拥有与美国、德国、加拿大、日本、丹麦、澳大利亚、瑞士、奥地利等国家合作研究的背景,科研成果陆续发表在顶级学术期刊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为学院扎根中国大地、拓展国际视野办学,密切科教国际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师资基础。

学院共建共享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六、职业发展:新空间,大舞台

       新农科将传统农学与现代生物、信息、工程等技术交叉集成,培养高端复合型人才,就业范围宽泛。本科毕业生70%左右报考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研究生深造,除本专业外,可跨专业或辅修专业报考生命科学、生态学;就业者主要在政府机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海关、农业技术推广等部门,种业、生物技术、食品、生物肥料等涉农高新企业从事科研、教学、技术推广和智能管理等工作。

  • 主要合作企业

  • 深圳市丰农控股有限公司——集产业、教育、科技、资本于一体的农业产业服务集团

  • 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复合肥行业里第一家上市公司

  • 武大绿洲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国内昆虫病毒新型生物农药产业中产品种类最多、覆盖范围最广、生产能力最大的标杆型企业

  • 广州艾米会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水稻生态种植与农业智能化解决方案为核心的广州市农业龙头科技企业

 

(初审:高梓涛  审核:胡罡  终审:程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