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学习篇】农学院师生踊跃观看音乐话剧《笃行》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11月22-24日,随着中大红色三部曲之音乐话剧《笃行》公演,农学院师生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红色校史学习,分批踊跃观看《笃行》。三天来,直属党支部全体党员和近2/3学生都现场观看了演出,谢嘉杰等同学还作为工作人员,为演出提供服务。

       

        22日下午,程月华副书记向同学们概要介绍了学校创作音乐话剧《笃行》的背景,强调学校通过打造红色三部曲,弘扬并铭记光荣的革命历史和爱国奋斗传统的现实意义;介绍了《笃行》再现中大农学人抗战中颠沛流离,坚持办学、发展科技、造福社会的红色院史;鼓励同学们踊跃认真观看演出,自觉继承红色基因,深刻理解作为中大人的光荣与责任,振兴新农科,践行社会责任与家国情怀。

       

        师生们观看音乐话剧《笃行》后,进一步感受了在日军入侵的白色恐怖笼罩下,中大师生坚持办学、抗日救国的艰辛历程;感受了农学前辈为了坚持科研、造福民众,宁可牺牲性命也不愿舍弃实验田,临危抢运实验设备、标本资料的家国情怀,并引发热议。师生们一致认为:如今前辈们的肉体已和广袤的土地融为一体,但他们的革命精神仍在传承,红色基因仍在流淌,生生不息。薪火相传。这段红色历史激励着农院复办后的广大师生发扬前辈们不畏牺牲、吃苦耐劳、敢为人先的奉献精神,潜心钻研,脚踏实地,为解决中国农业问题而勤勉学习、忘我奉献。

 

附录:部分同学的观后感言

        我看到我们农学院的前辈对稻作实验田的执念,即使可能被轰炸也不愿意和实验田分开;西迁后因为农学院抢运了许多仪器设备,而被戏称为“土财主”。从中我感受到我们农学院的前辈们对科研的热情与投入,一定会秉承前辈的精神,勤勉学习,为国家的“三农”事业作出贡献。(谢安晟)

        在革命的紧要关头,是中大师生身先士卒,敢为人先,体现中大进步青年的爱国奋斗精神和勇于革命的高尚品质,令我心生自豪。而作为农学院的新生,我被农学教授的句句“我舍不得我的试验田”而感动。他们为了中国人民的饭碗着想,不顾个人安危,毅然舍弃前往台湾的机会,留守中大试验田,坚守在危险的革命前线,这样的精神值得我学习。(翟悦)

        最令我揪心的是邵教授的坚持,“我舍不得我的稻作实验田”这简单的一句话,包含了老先生多少的心血。我作为新时代农学院学生,更应牢记老先生的教诲,不断追求,为新型农业做出自己的贡献。王晓兰)

        在农业稻作实验田坚持不懈研究,将个人生命置之度外的农学院前辈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植根中国大地,心怀农业发展的精神信念,令人动容。 (王宁)     

       《笃行》演绎了黎明前的黑暗,见证了几代中大师生的成长蜕变。故事中让人落泪的瞬间无数,青年学子正义游行却惨遭镇压,血流成河;一代农科人为守实验田无畏生死,不惧牺牲。作为新一代的中大学子,我们一定要把家国情怀与革新意识放心间,居安思危,振兴中华。(王意航)

        这部精彩的音乐剧,让我们重返中大那段辛酸艰苦、炮火硝烟的历史岁月,让我们铭记中大人对祖国、对革命、对中大的忠心与投入,我们也应当怀揣新时代振兴中华与振兴乡村的梦想,不懈努力,砥砺前行。(吴漫莹)

      《笃行》是一部令人能沉浸其中的作品,其中有许多方面都令我赞叹。一是剧情,整部剧主要讲述了建校之初到解放战争胜利,其中既有家国情怀,又有儿女情长,二者交织穿插,融为一体,让人物形象更加有血有肉。二是投影技术,整部剧很少更换道具,全程的不同场景都依靠投影成像展示,那唯美真实的景致既让人身临其境,又令人超脱其外,感叹其之梦幻。(杨浩财)

        观看完《笃行》,内心最大情感的莫过于震撼,曾经阅读过的文字仿佛有了生命般出现在我的视野里。《笃行》将我们带入了那个炮火纷飞的年代,感受伟人们救国的执着,甘愿牺牲,不抛弃不放弃的中大人精神。结局终于迎来光明,他们的坚持与奉献,后人永远不会遗忘。而身为中大农学院的一员,我为前辈而感自豪,亦当发奋图强追寻前辈们的脚步!(张晓慧)

        或许现在已没有从前的炮火喧天,但国际局势却依旧纷繁多变,当今的时代,是我们做出贡献、做出成就的时代。我们要发扬中大农学人吃苦耐劳、敢打敢拼的精神,尽自己的力量,为中国的粮食问题不再受外人左右而努力!(叶笑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