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农惜粮,杜绝浪费,农学院师生在行动
日前,总书记继“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的指示之后,再次强调要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既关乎国民的日常生活,又涉及国家的粮食安全;既是弘扬勤俭节约的中华传统美德,又在倡导科学文明的现代生活方式。

(图片来自人民网)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有关资料表明,每年我国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有500亿公斤,接近全国总产量的十分之一,能够养活2亿人一年,价值高达2000亿元。“水稻之父”袁隆平痛心地斥责食物浪费:“我们国家人口这么多,耕地又这么少,国家投入很大,辛辛苦苦地钻研来提高产量。我们的水稻产量每亩提高10斤、5斤都是很难的,好不容易提高了呢,又浪费了!”
不忘初心,调研浪费粮食现象
去年11月,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农学院党支部鼓励学生会开展了“节约粮食,从你我做起”的专项调研,探究粮蔬浪费的原因和改进措施。调研得到12个学院537位师生的支持、参与,结果显示: “从不剩饭”者占27.56%,“偶尔剩饭”者占53.26%,而“经常剩饭”和“餐餐剩饭”者占19.18%。对于全球粮食危机现象,师生48.98% “了解且关心”,23.28% “了解但不关心”,27.75%“不很了解”。
为了减少粮蔬浪费,师生们给出了如下建议,并转报总务后勤部门参考:一是进一步宣传节约粮食的重要性,使之成为全体师生的自觉行动。二是增加饭菜的多种选择。同一菜式设置大小份,区别定价;快餐式饭菜可以少配米饭,放置一桶米饭由有需求的师生自助添加。三是适当延长供餐时间,改善保温装置的性能,以免做实验或答疑晚到的师生因饭餐冰冷而舍弃。四是兼顾来自不同地域师生口味的差异,将麻辣咸等较重口味的菜式单独划区摆放,或予以标注。五是职能部门加强对饭堂的管理、巡查,经常征求师生意见,适当增减、调整菜式,不断改进服务。



崇农惜粮,探讨节约粮食路径
今年8月中旬,农学院又开展了“珍惜每粒粮食”的专题讨论。师生们深刻理解“节约粮食、杜绝浪费”的重要意义,分析目前浪费粮食的主要现象、形成的原因,产生的危害,研讨如何从自身做起,同时带动更多人养成崇农惜粮、文明用餐的良好风尚。
经过调研、讨论,师生们普遍认为,粮食是全人类的资源,一个人的浪费就意味着消耗了本属于别人的那份资源。浪费粮食看上去是个人行为,但中国是14亿人口的大国,任何一个微小的数字,不管是浪费还是节约,乘以14亿,都将是惊人的数量。作为传播知识和社会文明的高校之所以还在一定的粮蔬浪费现象,一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国泰民安,国民远离饥饿,体验不到粮食的珍贵;二是师生大多远离农业生产一线,没有体会到粮蔬来之不易;三是个别人存在“自己花钱购买饭菜,属于个人消费,与他人无关”的错误认识,没有正确认识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餐饮文明。
博士生王健同学认为,我国粮食生产目前存在结构失衡和粮食生产成本高的问题,餐饮浪费尤其是城市餐饮业浪费现象严重,制止餐饮浪费势在必行。本科生翟悦和谢安晟同学合作完成了《天地"粮"心,珍食莫蚀》的调研报告,分析了我国粮食生产现状、粮食浪费现象,国内外倡导节约粮食和反对浪费的立法现状与成效等,提出了改进建议。谢舜仟、王廷旭同学就校园餐饮浪费,提出了同学按需点餐、工作人员灵活经营等具体建议。郑永杰同学认为:大型聚餐浪费的主要原因,与我们的传统习俗和从众心理有关,可以通过对剩余食物倡导自助打包、分类收集并转为饲料利用等方式减少浪费;对于自助餐的餐饮浪费,可通过制定惩罚措施加以制止。

(图片来自经济日报)
共同行动,弘扬节俭美德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老幼皆知的古诗,一直在提醒我们要敬天惜粮、爱惜食物。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储备有余,但是粮食安全并非高枕无忧,粮食供求始终处于“紧平衡”状态。更何况截至去年底,全国还有500多万贫困人口,而在打赢了脱贫攻坚战之后,我国人均GDP在世界排名仍然靠后。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粮食供应紧张及多国禁止粮食出口,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据联合国预测,今年将新增1.3亿人口处于饥饿状态,全球将有6.9亿人吃不饱肚子,25个国家将面临严重饥荒,这是50不遇的重大灾情。
为此,学院将有针对性地引导师生提高认识、加强日常管理、逐步摒弃陋习。一是要进一步宣传节约粮食的重要性,切实加强对师生的崇农惜粮的思想教育,使之成为全体师生的自觉行动,并带动亲朋以及全社会形成科学理性的食物消费文化。二是要利用教学实践基地,让青年学生结合教学实践,借助强化“劳育”的契机,更多参加农事活动,感受粮食的来之不易。三是把节约粮食、杜绝浪费作为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号召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发挥表率作用,引导同学们承诺、自律个人饮食消费行为,并作为综合素质测评的内容之一。

(图片来自网络)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就必须尊重农民、反哺农业,大力弘扬优秀的农耕文化,涵养全社会勤俭节约的良好美德。农学院师生倡议,从你我做起,从高校做起,敬畏农耕、节约粮食,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全人类农耕文明作贡献。
(初审:刘兴基 审核:辛国荣 终审:程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