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办实事】农学院师生启动河南省平舆县砂姜黑土综合治理科研攻关
10月4-7日,农学院姜晓谦副教授、陈昊副教授、吕乐福实验师,以及博士生林立文等一行7人,利用国庆长假,到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开展砂姜黑土综合治理、高标准农田建设及农业秸秆高附加值利用调研。
在平舆县人大建设环保委余中原副主任、县农业农村局王贵民副局长、县土肥站陈小全站长等领导带领和协助下,师生们先后来到平舆县杨埠镇老任村、东和店镇邢岗村、阳城镇丁营村、郭楼镇陈集村和杨埠镇韩桥村等地,实地勘察农田现场,详细了解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农田耕作与养分状况及农作物栽植种类;开挖土壤剖面,仔细观察土壤各个层次结构,严格按照层次进行土壤样品采集和处理,为开展砂姜黑土综合治理及中低产田修复收集第一手资料和土样。

部分调研人员合影
在土壤样品采集过程中,姜晓谦、陈昊老师亲自动手,并向同学们示范土壤采集方法,讲解剖面观察要点,以及砂姜黑土成土过程和机理,把专业理论与科研实践有机结合,达到了教学和科研双重实效。同学们纷纷表示,科学研究不能只局限在实验室,只有将实际调研与实验数据统筹分析,才能够形成真正的科研成果,帮助农民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卡脖子”问题。



师生采集土壤样品
在郭楼镇陈集村,吕乐福实验师向同学们详解介绍了中山大学河南研究院现代农业创新中心建设背景与意义,智慧创新园和智慧创业园区位地址、建设规模和建设进展,鼓励同学们扎根大地,深入生产一线,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为解决平舆乃至全国农业问题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智慧创业园基地晾晒收获后的芝麻
学院师生高效务实、严谨敬业的精神,得到当地有关部门领导的高度赞许。随后,调研组与平舆县就中山大学河南研究院现代农业创新中心建设工作的推进做了沟通与交流。目前,师生们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砂姜黑土改良的科研攻关。
【链接阅读】砂姜黑土是一种在低洼易涝地的基础上,形成的黑色土壤。这种土壤里边含有大量像姜块一样的小砂石,所以叫砂姜黑土。这种土壤大多为中低产田,在我国安徽北部、江苏北部、山东西南部和河南东南部四省交界处,分布有6000多万亩砂姜黑土为主的中低产田。砂姜黑土是河南省主要低产土壤之一,面积约1909万亩;其中耕地约1872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14%,严重制约作为粮食主产区之一的河南省粮食高产稳产。目前,中科院等单位均在开展砂浆黑土中低产田改良科技攻关。
(初审:吕乐福 审核:谭金芳 终审:程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