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讲了!深圳市委政研室王汝津副主任作客我院“光明农业讲坛”
10月14日晚,学院“光明农业讲坛”2021学年第一讲在深圳校区西教学楼四栋205课室开讲。中共深圳市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市委改革办副主任王汝津应邀作为开讲嘉宾,为师生们讲述深圳经济特区辉煌的发展史,展示先行示范区宏大的建设画卷。谭金芳院长主持了本期讲座,深圳市光明区党校阮清方常务副校长,学院党总支书记程月华,学生青禾科技协会指导教师陈昊副教授、李晓云助理教授,党政办主任胡罡等,与2019级和2020级本科生参加了讲座。

谭金芳院长首先简要介绍了王汝津副主任深厚的经济学知识和丰富的党政工作阅历,感谢他在农学院迁驻深圳校区后的第一个学期开学初,利用工作之余为同学们讲述深圳市改革发展的“春天的故事”,帮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深圳,感悟埋头苦干、改革争先的深圳精神,将来学有所成后更好地建设祖国,推进农业现代化。

深圳市委政研室王汝津副主任讲座
王汝津副主任以“深圳经济特区发展回顾和先行示范区建设”为题,通过“砥砺前行四十载” “阔步迈向新时代” “扬帆启航大湾区”“先行示范再出发”四部分,依次概述了深圳经济特区兴办的历史背景和四十年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新时代深化改革开放的新格局新成就,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显著成效,以及承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先行示范区的新使命新愿景。
在讲座中,王主任特别提到,深圳市虽然第二和第三产业占绝对主导地位,但第一产业占比少却不等于不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任何地区都是真理。为此,深圳市始终在大力发展与现代农业相关的高新企业,是全国最早发展生物育种产业的城市之一,成立了中国农科院深圳生物育种创新研究院、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华深圳龙岗研究所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科研创新载体,孵化出一批快速成长的种业公司,实施了现代农业生物产业扶持计划,设立了7个院士专家工作站。目前,深圳市规划了农业科技“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打造农业科技创新先行示范区,加快种源“卡脖子”核心技术攻关,创新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农业科技产业集群。
在讲座的最后,王主任插播了近期河南因暴雨导致洪涝灾害,社会各界抢收玉米、努力降低粮食损失的视频,勉励同学们,在校期间要爱惜粮食,努力学习农业知识,加强农业实践,让青春之花在田间地头绽放,为我国的粮食安全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事业做出农学人的应有贡献。

程月华书记做小结
讲座结束后,程月华书记作了讲座小结。她指出,王主任用清晰的脉络、翔实的数据,为大家回顾了深圳改革开放的恢宏史卷,展示了勇担先行示范使命的宏伟愿景,使我们大家深感自豪和鼓舞。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深圳精神,与家国情怀、德才兼备、追求卓越的中大校风是高度契合的。我们农学院1947级校友、原深圳市委书记兼市长李灏老书记,正是在深圳改革开放之初探索、实施各项改革举措,与深圳人民一道创造”‘深圳精神’“深圳速度”和“深圳奇迹的。今天,我们在深圳校区培养新农科人才,希望同学们能够传承以李灏老书记为代表的农学先贤们奋斗精神,依托学校的综合学科优势和深圳的改革开放沃土,为深圳的“双区”建设和国家农业现代化续写新篇。





王主任与同学们交流互动
随后,程书记邀请王主任与同学们做了互动交流。同学们踊跃提问,对如何避免不良竞争“内卷”、我国高校的产学研结合模式、深圳如何发挥大湾区协同带动和国际范围内的示范作用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疑惑。王主任为同学们的提问做了概要而生动的解答,赢得了同学们信服的掌声。
2021学年的“光明农业讲坛”第一讲,在月色和灯光的辉映下圆满结束。

参加讲座的嘉宾与学院领导

讲座会场
(图文:杨骏宇 梁新瀚 初审:刘兴基 审核:谭金芳 终审:程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