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诚聘智慧农业、合成生物学方向学术带头人
中山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坚持以“四个面向”为指导,围绕“人工智能+现代农业”的发展思路,聚焦建设“智慧农业”学科,重点发展农业人工智能、合成生物学、分子生物育种、健康农业等四个交叉学科方向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在科学前沿、传统优势领域培育重大理论成果,在国家战略、大湾区产业需求领域培育重大应用成果,强化自由探索的同时,积极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的有组织创新和协同攻关。
因学科发展需要,现面向全球诚聘智慧农业、合成生物学方向学术带头人(教授)各1-2人。

一、招聘方向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向:
(一)智慧农业
智慧农业学科聚焦生物信息学、智能感知与控制、智慧农机装备、农业数据挖掘与决策支持、智能温室与无人农场等方向,构建以“感知-分析-决策-控制”为核心的农业智能系统。通过整合现代生物技术、工程技术、信息技术与现代农业管理理念,形成多学科协同发展的人才培养与科研体系。
(二)合成生物学
合成生物学学科拟搭建涵盖基因组设计与编辑、合成通路构建、功能模块组装、系统调控优化等多层次、多尺度的先进实验平台,围绕植物、微生物等重要底盘,开发高效精准的基因编辑、合成路径优化、复杂性状定向设计与调控等关键技术,聚焦生命健康、粮食安全、绿色农业等方向,推动大健康产品生物制造体系构建、高产抗逆生物新种质创制、生物农药与生物肥料生物制造等应用落地。
二、招聘岗位
应聘人需有教授职称,按学校预聘-长聘制聘为长聘教授或长聘副教授岗位:
◾ 岗位1 (相当于国内杰出人才水平):具有高深的学术造诣,在人才培养或学术研究方面取得国内外公认的标志性重大成就和贡献,具有重要影响力和学术地位;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和学术地位,具有带领本学科赶超或引领国际先进水平的能力;具有突出的团队领导和组织协调能力;年龄原则上不超过50周岁,特别优秀者可以放宽至55周岁。
◾ 岗位2 (相当于国内优秀人才水平):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在人才培养或学术研究方面取得国内外广泛认可的创新性成就和贡献,具有较强影响力和学术地位;具有保持本学科国内外先进水平的能力,成为本学科领域独立学术带头人;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
三、待遇支持
◾有竞争力的薪酬和安家补贴;
◾除学校科研启动费外,学院为杰出学者及优秀学者提供额外科研经费支持;
◾享受深圳市、光明区和深圳校区各项人才补贴;
◾前三年保障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
◾条件完善的全国重点实验室平台和校内千亩科研实验基地;
◾中山大学在深圳校区建设附属中小学,为引进人才子女就学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提供深圳校区不低于120平米的人才保障房;
◾中山大学第七附属医院为人才提供健康医疗保障。
联 系 人:肖仕 院长
联系邮箱:xiaoshi3@mail.sysu.edu.cn
中山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官微
初稿:陈玥如 初审:汤红婷、郑凌伶 审核:胡罡 终审:肖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