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召开研究生培养专题工作会议

发布人:万子龙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要求,进一步提升我院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我院于4月7日在深圳校区召开研究生培养专题会议。会议由肖仕院长主持,学院党政领导、专任教师和行政教辅人员等5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特别邀请了生命科学学院屈良鹄教授作团队建设和研究生培养经验分享报告。

 

会场

 

       肖仕院长首先介绍了本次会议召开的背景及目的。肖院长指出,学院于2024年获批植物保护一级学科博士点后,积极整合学校相关的学科资源,努力推进博士点建设及本硕博一体化培养体系,加快培养具有交叉学科背景的高层次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在此背景下,如何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如何处理好导师和研究生的关系,如何强化研究生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等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也是学院召开本次会议的目的所在。

       会议首先举行了2025年新入职教师欢迎仪式。肖院长介绍了新入职的徐佩佩、宋世明两位老师的专业背景和个人基本情况,对两位老师的加盟表示热烈欢迎,并向两位老师赠送了纪念品和《师德教育手册》。

 

肖仕院长与徐佩佩、宋世明两位老师合影

 

       辛国荣副院长作了研究生培养工作报告。辛院长结合学院近几年的研究生培养工作情况,从招生、培养、毕业答辩、论文抽检和学位点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就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可能的解决措施。同时,辛院长还就师德师风、科研经费使用、学术诚信等向与会人员进行了提醒和强调。辛院长表示,接下来学院会就相关问题征求意见,希望各位老师积极建言献策,共同做好研究生培养工作。

 

辛国荣副院长作研究生培养工作报告

 

       郑凌伶副院长作了“教学改革及平台建设若干思考”的报告。郑院长介绍了上学期本科教学的有关情况,并就学院团队建设总体规划、实施路径以及拟建设的学院公共平台如何促进研究生培养的工作思路进行了介绍。郑院长表示,接下来学院会组织召开团队和平台专题会议,尽快推动相关工作的落地实施,以顶层设计、团队管理和平台支撑一体推进学院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

 

郑凌伶副院长作教学改革及平台建设若干思考的报告

 

       胡罡副书记作了“关于研究生管理要点与经验”的分享报告。胡罡副书记结合教育部、广东省等有关文件规定,再次提醒了研究生导师的相关责任和义务。同时,结合学生管理工作经验及过往典型案例,就导师管理学生的重点注意事项进行了介绍和分析。胡书记强调,老师们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遇到问题要及时发现,及时上报,积极解决,共同为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做出应有贡献。

 

胡罡副书记作关于研究生管理要点与经验分享的报告

 

       屈良鹄教授结合自己近40年的工作经验,作了“科研团队建设和研究生培养思考”的报告。屈老师指出,先进思想、必要条件和优良组成是科研团队建设的三大要素。其中,先进思想具体来讲就是“科学问题、技术路线、科学目标”是团队的灵魂;平台和经费作为必要条件,是团队建设与发展的基础;由学生与合作者组成的科研团队,是团队成功的关键。屈老师用自己的切身经历,告知年轻老师要坚持以“四个面向”为指导,积极争取知识创新和技术突破,不断推动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

 

屈良鹄教授作科研团队建设思考的报告

 

       我院青年教师姜晓谦副教授作了“研究生培养,任重而道远”的分享报告。姜老师结合自己近五年的工作经验,分享了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和个人的思考。姜老师表示,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实际上是导师与研究生共同成长的过程,作为导师一方面要选择“目标一致”的学生,另外一方面也要通过营造良好的课题组氛围、加强管理和制定激励措施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从而实现学生、导师、家庭、学院、学校、乃至行业和社会多赢的局面。

 

姜晓谦副教授作“研究生培养,任重而道远”的报告

 

       肖仕院长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本次专题会议是对学院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全面梳理与系统谋划,全院上下要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持续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他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抓整改、目标导向促提升,重点强化导师队伍能力建设,优化学位论文全过程管理,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着力培养学生学术创新与实践应用能力。全院师生要凝聚共识、协同发力,以更加务实的举措和更加开放的视野,推动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为培育新时代高层次创新人才作出更大贡献。

 

肖仕院长做总结发言

 

 

初稿:刘兴基    初审:李秀花    审核:胡罡、辛国荣    终审:肖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