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王二涛研究员做客我院逸仙农业讲坛
3月6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王二涛研究员应邀做客我院“逸仙农业讲坛”,并做了题为《植物-微生物共生的机理和应用》的学术报告。报告吸引了全院众多师生前来聆听,会场座无虚席,学术氛围浓厚。
王二涛研究员长期从事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固氮及植物-丛枝菌根真菌共生的研究,建立了以脂肪酸为核心的植物-丛枝菌根真菌共生营养交换与调控的理论框架,在Nature、Science、Cell等学术期刊发表了系列原创新研究成果。
在报告中,王二涛研究员介绍了植物与共生微生物建立紧密关系的分子机制, 重点介绍了植物-丛枝菌根真菌共生的营养交换机制,提出了以脂肪酸为核心的共生调控理论,为理解植物如何通过脂肪酸与真菌进行物质交换提供了新视角。此外,他讲解了菌根因子受体及其复合物的发现,并阐述了菌根共生信号转导机制,进一步加深了师生们对植物如何识别共生微生物的理解。关于豆科植物根瘤的形成,他分享了团队在根瘤“奠基细胞”分化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并介绍了根际微生物组装的规律及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最后,王老师探讨了这些重要研究成果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价值。
报告结束后,师生们积极与王老师讨论,问题涉及植物如何选择共生微生物、菌根共生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共生系统的遗传改造,以及如何将这些研究成果应用于农业实践等多个方面。在场的许多师生表示,这次讲座不仅让他们对植物-微生物共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激发了他们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兴趣与思考。
本次报告为我院师生们带来了植物-微生物共生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也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了深入交流和合作的机会。


初稿:李涛 初审:史俊鹏 审核:辛国荣 终审:程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