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世纪华诞,农院风华百年】 中大农科杰出校友名录(13)——陈兴琰教授

发布人:万子龙

【编者按】

     为庆祝中山大学世纪华诞、中大农科学院建院百年,中山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在学校档案馆、华南农大、华南植物园等部门、单位的支持下,精心策划推出“中大农科学杰出校友名录”共20集。通过采撷中大农科早期办学先贤的伟业缩影,展示中大农科百年办学历程和科教成就,勉励新农人弘扬教育家与科学家精神,不负时代谱写新篇。

陈兴琰教授(1911—2001)

       茶学教育家和茶树育种专家,在茶树育种、茶树原产地研究,以及皋卢茶研究和开发等方面成果卓著,为中国茶树育种和茶学教育工作作出重要贡献。

       1933-1937年,在广州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农学系本科学习,获农学学士学位。

       1937-1951年,相继在安徽祁门茶业改良场、广州和上海商品检验局工作。抗战期间,在云南凤庆县一带深入调研、积极改进滇红茶生产工艺,提升产量与品质,为滇红茶出口创汇、支援抗战做出了重大贡献。

       1952-1978年,任湖南农学院农学系茶作组副教授。

       1978-1995年,历任湖南农学院茶叶教研室主任,园艺系主任,茶叶研究室主任,茶叶研究所所长,是湖南省茶学学科的主要创始人和学科带头人

       1980-1995年,主(参)编书6部。1980年和1989年两次主编全国高等农业教材《茶树育种学》,其中1989年版被国家教委评为“国家级优秀教材”

       1993 年,主持开发创制的“复合苦丁茶”产品,在国家科委、海南省政府、中国专利局于海口主办的“新科技成果、专利技术、专利产品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章,同年在美国纽约主办的“1993年发明与新产品展览会”再次获得金质奖状,并于1995年被国家科委评为国家级新产品,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       陈兴琰教授共长期从事茶学教育与科学研究,曾主持我国茶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兼任中国茶叶学会常务理事、顾问,农业部全国茶树品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茶叶通讯》主编,被誉为“现代中国十大茶学教育家”之一

陈兴琰教授(左一)在指导科研

 

 

编辑:万子龙   初审:李秀花   审核:胡罡   终审:程月华